涇縣人文隨筆:夏滸溪

徐勁華

第839期

夏滸溪——現(xiàn)名中村河,涇縣境內(nèi)青弋江支流之一,全程長近20千米,貫穿涇縣西鄉(xiāng)中村全境。

其上首兩脈源溯芝嶺、冰山,出大坑、小坑匯于郭峰沖家潭,溪流跌宕蜿蜒而出,經(jīng)秋陽、石橋、中村、清水灣、藍山而至章渡古鎮(zhèn)肩右切入主流。

冰山是夏滸溪的北脈發(fā)源地,北接南陵、西連青陽,是方圓近50平方千米的丘陵山脈,平均海拔約600米。山谷深處人跡罕至,只見古樹森森,枯藤牽連,原始荒莽,云遮霧罩;多有猛獸出沒,時聞溪流潺潺;源頭為一掛四五米高的矮瀑,旱時滴水丁丁,雨季滿瀑奔騰;出八九里地至冰山村,土墻石瓦、掛階矮樓,別有一番風情。

上溯六七里山肩有冰山洞,皖南事變后,為朱農(nóng)、洪林游擊隊棲身之處;文革初期,曾為王震將軍與王樂平書記避亂之地。東出三四里即為小坑半坑里,溪過川山橋,就到了鉆水灘了,到了旱季,這段約五華里的河道不見水蹤,令人納悶。再往下過了柳溪村、黃栗樹、背屋村,就到了郭峰村的沖家潭了,在這里與大坑水相匯,形成夏滸正流。

大坑水的源頭在芝嶺腳下,翻過芝嶺即是青陽宋沖。芝嶺東望,左首是青坑,抵接冰山盡頭;右首是灰坑,毗連田家山、黃柏嶺,與太平相壤。嶺腳下溪流匯四五處分支,皆青碧如翠,冷玉寒冽;若尋蹤而上,必可見清泉細瀑,掛崖滴珠,林木深處,溪唱鳥鳴,不絕于耳。此地與冰山、陽坦坑、黃柏嶺等地山巒連城一片原生態(tài)區(qū)域,林木蔥郁、竹林如濤,資源豐沛,盛產(chǎn)茶、炭、榧、絲、香椿、丹皮、各類珍稀藥材;礦產(chǎn)資源有片巖石、白云石、花崗巖、石灰石、黃蠟石、銅、錫、銀等。

溪出十余里,即到白果樹、梅村、磕契里,這是一片毗鄰美麗的村落,每到四月初,丹皮(俗稱白牡丹)花開,兩岸坡地山壟白云片片,白卉點點,清風拂來,馨香陣陣,無限風光令人迷醉。出磕契里、三甲園,即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修建的梅村水庫,藍灣浮碧,青綠如玉,如一塊瑤池遺落的翡翠鑲嵌于兩山夾谷之間。水庫下的村落有陰邊、社村,出五里至黃金田、長沖里、蓮花形,溪水即入沖家潭與小坑水合并。

合流的夏滸溪流經(jīng)學屋村、葫蘆墩、秋陽村、下徐村、梅里村、石埠橋、西瓜墩、中村董家、清水灣、湯家、騎馬樓、五甲里等十幾個自然村落,出夏滸口匯入青弋江。

縱觀夏滸溪一域歷史,因此地偏僻,山脈縱橫,荒蠻叢莽,人煙稀少,盡管三國時期即析安吳為涇縣治所,夏滸溪入江口即在安吳下首不足五華里處,安吳縣治直至唐武德四年仍存,且宋時中村地界也有義下鄉(xiāng)(有中村、夏浦、水南等十七里)的區(qū)劃分屬,但具體情況已不可查考。

自宋末始,由閩、浙等地外遷來此地的移民逐漸增多,但因那時生產(chǎn)力落后、自然資源匱乏,也只有豪門大族才能據(jù)守扎根。至元代,中村全境上、中、下三段地域分屬王、徐、董三姓所占有。查此地大姓王、徐、董三宗世譜可知,真正開發(fā)期應該由宋末元初始。最先來中村的是江西???/a>董姓(1111—1118),落腳中村董家,從藍山至董家沿溪兩岸皆歸董姓;其次為浙江龍游徐姓(1120-1127),落腳郭峰,后以秋陽、龍山、石橋為中心向外發(fā)展;然后是寨峰(祁門王璧裔)王姓(1260-1294),落腳郭峰,向大坑、小坑及銀峰發(fā)展。其后,雖陸續(xù)有梅、湯、黃、歐、孫、肖等姓進入,但因這些姓氏人口稀少,未見顯績。

據(jù)董氏宗譜記載,中村董氏始祖乃是江西德興海口人,董申第十一世孫董知達字百亨,排行廿五,故又稱廿五公。在北宋政和年間(游賈于池、宣之地,覺此處山水秀美,土地豐饒,遂先樂居涇川五城山下的長源里,不復返鄉(xiāng),后徙居中村夏滸溪河邊,至今經(jīng)40余代繁衍不息,詩書禮家,人丁興旺,人才輩出。

據(jù)傳,董申第十八世孫(?)董九、董儲兄弟二人性情豪俠,悌孝篤誠。明景泰五年(1454)韃靼邊警,兄弟二人各輸粟米五百石于朝廷,第二年,江南大饑,二人又各出千石粟米賑災,得到朝廷嘉獎,授冠服,建義坊門。其時董儲長子董勝(字萬良)去京城替伯父、父親領取旌表,回來與二老說京中之事,曰:“滿朝縉紳盡是讀書人,富不足多也,當舉子業(yè)?!倍仙罡衅湔f,于是斥巨資在藍山嶺聳壁寺旁構(gòu)建“玩易書屋”,重金聘請學問淵博的舉人徐旭(字啟東,號樸軒)為師,教育子侄學習深造。明清兩朝以下,載入縣志的有:董綱、董杰、董銀、董珆、董鈜、董珪、董南斌、董國、董基、董冠、董九秀、董越、董國庚、董瑚、董覺、董洪、董九裔、董永瑞、董羽等。

據(jù)徐氏宗譜載,涇川九徐始祖徐亮,字懋忠,浙江衢州人(新安敘倫堂),宋元豐七年甲子生(1072),弱冠由郡學領鄉(xiāng)薦,三舉登大觀己丑賈安榜進士,授迪公郎,轉(zhuǎn)任大理事評事,以高風亮節(jié)名聞于時,曾與權(quán)相抗衡,被譽為“直干之臣”。在“靖康之變”中,徐亮避至宛陵(今宣州區(qū)),后徙居涇縣水南郭峰山下,晚年自號郭峰老人。后經(jīng)八百八十余年的繁衍生息,擴為涇川九徐望族。明清期間人文薈萃,其中較為顯耀者如徐榜、徐旭、徐豫成、徐茂如、徐述斎、徐開禧、徐屏如、徐夢舟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徐榜與“午朝門”的故事。

石橋村東路口,沿溪通行大道上,建有一座通衢樓亭,門樓嵌磚雕“天塹守要”四字。門樓的建筑規(guī)格不同一般,兩層飛檐翹角,仿皇宮午門式樣,門楣上鑲嵌有雕鏤雙龍盤珠。其中懸一豎匾,上書“御評(兩字橫排)天下文章當以徐榜為式”。硃底金字,巍巍壯觀。門樓斗拱均為六爪式楹柱棁托。村民稱“午朝門”。這里的“午朝門”當然不及北京宏偉,但其結(jié)構(gòu)形式基本相似,人們途徑此地,必須武將下馬,文官落轎。

相傳明朝萬歷年間,中村士子徐榜在進入廷試之前,萬歷皇帝看了徐榜的應試文章,愛其文詞優(yōu)美,曾御批:“天下文章當以徐榜為式”,準備點他為狀元,特地把他的文章抽出,插入靴筒內(nèi)準備回宮再欣賞一番。誰知當日回宮醉飲,次日登殿欽點時,竟把靴筒內(nèi)的文章忘得一干二凈,點了別人為狀元。當晚脫靴時,才發(fā)現(xiàn)徐榜的文章,皇帝懊惱,但已無法挽回。

徐榜中進士后,有一天在皇宮前觀賞午門,徘徊良久,萬歷皇帝便問徐榜有什么縈思惦念。徐榜便跪拜奏稟:“臣有老母在堂。曾幾次對我說:涇縣距京城千里迢迢,云山阻隔,你到京城如果看到皇家的午門,要仔細觀看,回來向老母細細介說,以廣見聞。”皇帝聽了這番奏稟,便說:“這有何難,朕賜你回家建造一座午門就是了。”徐榜俯首謝恩。后來皇帝又賞賜了木柱4根,徐榜衣錦還鄉(xiāng)后,就建造了這座午朝門。

隨著徐氏的不斷壯大,中村境內(nèi)已不能再容納下這么多人口,遂向全縣其他地方發(fā)展,遷徙地依次擴展到:云嶺南堡、北貢沙灣、黃村陷田、黃村承流、安吳大路、丁橋后山,茂林黎竹,南容高坦、濂長,銅山,厚岸烏城,包合齊甘,昌橋蘆塘,琴溪旵山等并向外地發(fā)展,從而形成了有名的“涇川九徐”望族;明清時徐氏名人有:徐時、徐冠、徐仁、徐瓉、徐浩、徐溶、徐淡、徐榜、徐仲柱、徐應第、徐賢、徐旭、徐廷、徐沫、徐如瑋、徐琥、徐良名、徐良鐵等。

據(jù)《郭峰王氏世譜》記載,郭峰王氏始祖昌三公于元世祖至元年間(1260-1294),由寨峰贅梅氏卜居郭峰平田,開基立業(yè),繁衍生息,遂成郭峰王氏一望脈,明清時遞升為“涇川十三王”大族之一。其蟠居范圍為郭峰學屋、葫蘆墩、背屋、黃栗樹、黃金田、柳溪、社村、陰邊、三甲園、磕契里、小坑、冰山、珠山、銀峰坎上、莊里、聽上、菜花塘等地,其鼎盛年代為明嘉靖至清乾隆時期,“喜其間大家巨族繡錯接壤者良難指屈,而王之族尤于涇為著姓,蓋其蕃也”(徐開禧序語),“王氏散處如星羅棋布如竹苞松茂,無一處不煙火千萬人文蔚起焉”(洪乘軒序語)。明清兩朝拔取進士、貢生、舉人者數(shù)十人,載入縣志名錄者有:王文華:明萬歷年間迪功郎丞浙江紹興府嵊縣事、王永達:明代潼川州知州、王永剛:明代義安縣主簿、王仁原:明代,經(jīng)廉衞、王友賢:明代主桂林邑、王文詔:明代任圻幕府;載入涇川王氏“一本堂”名錄者有:昌三、玄二、進生、福生、德生、慶生、定夀、立夀、必龍、光喜、祖夀、爵林、晏原、金和、良佐、良渭、客芳、興溪、興龍、必松、光秀、浩隆等130余人。

歷史上中村夏滸溪兩源至河口兩岸,曾建有數(shù)十座祠堂、敞廳、牌坊、寺廟,可惜,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已經(jīng)毀圮,無可查考。其中知名的如:董家宗祠,徐氏宗祠敘倫堂、王氏昌三公祠、稜公祠,福生公祠、德生公祠、慶生公祠、歐家祠堂、梅氏祠堂、王氏敞廳、郭山庵、蘇嶺庵、社村關(guān)帝廟、梅村敞廳、觀音庵、大慧庵、華藏庵、清隱庵、關(guān)公殿、康勝庵、吉祥庵、法華庵、西峰庵、如松庵、清虛庵、銀峰庵、董姓三聯(lián)大牌坊、徐氏午朝門、徐氏登云坊、徐氏憲轄十連坊、董氏科甲傳家坊、董氏文光坊、董氏尚義門、董氏雙官帶義坊、王氏擢桂坊、王氏祖孫進士坊、董氏師德堂、徐氏進士第、董氏進士第等;沿溪建有古石橋有:上菩橋、永樂橋、永慶橋、復興橋、半坑橋、雙溪橋、新橋、迎慶橋等。該地區(qū)人民尤其重視教育,明清兩代,外至蘭山嶺,內(nèi)至梅村,曾建有私塾學堂如:赤麓書院、藍山書院、溪南書院、葵軒書院、玩易書屋、羅文書屋、柳溪講堂等,從這些古跡史料可見人才輩出原由之一斑。

涇縣行政區(qū)劃唐代以前無據(jù)可考,僅知唐代曾劃18鄉(xiāng),但鄉(xiāng)名佚。宋代,全縣建11鄉(xiāng),鄉(xiāng)轄里,全縣劃置261里,中村為義下鄉(xiāng)轄17里。元代記載缺失,或因或改,無考其祥。明代鄉(xiāng)仍因其舊。洪武二十四年(1391)始,鄉(xiāng)下設32都,轄117里,中村更名為義上鄉(xiāng)。清代鄉(xiāng)、都、隅仍舊,惟改里為圖,圖下設甲,每圖十甲,中村仍為義上鄉(xiāng),轄田中、水南二都、五圖共50甲。

解放后,涇縣政府廢除都、圖、甲、里制,將該區(qū)劃為云嶺區(qū)中村鄉(xiāng),一九六一年劃為云嶺區(qū)中村公社,一九八四年改為中村鄉(xiāng),二零一一年撤鄉(xiāng)并入云嶺鎮(zhèn),原中村鄉(xiāng)人口12350余,分屬12個村(大隊)。

中村更是有名的紅色老區(qū),早在紅軍時期就有革命活動,新四軍在皖南抗日戰(zhàn)爭時期,本地人民積極擁護新四軍,與延安日軍大學齊名的新四軍政治教導總隊便設立在中村沿河一帶的幾座祠堂里。查史料:一隊(隊長林維先同志)駐秋陽徐氏祠堂;二隊(隊長袁大鵬同志)駐孫家祠堂;三隊(隊長樊道余同志)駐水南歐陽祠堂;四隊(隊長蔡園同志)駐石埠橋敘倫堂(即徐氏宗祠);五隊(隊長黃永川同志)駐董村董家祠堂,董家宗祠是教導總隊的禮堂會場;這些祠堂的內(nèi)外墻壁上都寫有諸多革命標語,可惜宗祠于上世紀70年代末遭拆毀,令人黯然神傷!

在解放后至文革結(jié)束時,夏滸溪水系均無明顯變化,只是兩岸古跡文物損毀很多,許多祠堂、牌坊、會堂等因失于保護漸次被拆毀、湮滅;文革結(jié)束后,在公社的號召下,于大坑陰邊村上首建造了一座“梅村水庫”,近20年的時間里,兩岸梯田間修建了不少水塘、堰壩,翻修了幾段水毀堤岸,那時的溪水是清澈的、鮮活的,蝦蟹魚鱉很多,婦人浣衣、小孩嬉水、大人網(wǎng)魚,一年三季中溪邊都充滿了歡笑。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郭峰、大坑與小坑大理石開采后,因石料加工,廢水對溪流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從郭峰以下,溪水皆成乳白色,加上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白色污染尤為嚴重,一度讓人們對家鄉(xiāng)河充滿惋惜、失望、迷茫。但隨著近幾年國家加大對環(huán)境保護與治理力度的投入和美好鄉(xiāng)村建設,河道又慢慢恢復了生機,呈現(xiàn)出昔日的光彩,溪流漸清,魚蝦蟹鱉又日見增多起來。

夏滸溪自遠古以來就以她甘甜的乳汁哺育著該地區(qū)的萬千子民,讓他們安居樂業(yè)、修生養(yǎng)息、輸血潤膚、世代傳衍,實為中村人民的生命搖籃,是他們的母親河。愿她在中村人民的自覺愛惜、悉心保護下,變得越來越清幽秀美、越來越絢麗多姿!

參考資料: 1 、清.嘉慶《涇縣志》 2 、民國版《涇川徐氏宗譜》 3 、民國版《郭峰王氏世譜》 4 、網(wǎng)文《江左禮族:涇縣中村董氏》 5 、施長青等著《涇縣民間故事》 6 、網(wǎng)文《涇縣古村落之---云嶺鎮(zhèn)中村董家》

(作者系皖南機電公司退休高級工程師、涇縣詩詞學會副會長)

制作:童達清

Hash:3b99b07a67ce8c4f4ec511f5fdfb21f976731bf2

聲明:此文由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