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康有為故居

小樓

舊事

翻開中國近代名人的一些著作或者回憶錄,不少文中會出現(xiàn)“青島”的字眼。在他們轟轟烈烈的人生中,青島舊居幾乎是“世外桃源”般的溫柔鄉(xiāng),他們在青島的故居見證了青島人文發(fā)展中引以為榮的一段歷史。這些故居留駐的歲月屐痕,于光影里不僅呈現(xiàn)了美學意義的歷史斑駁的印記,也有了放飛翩然遐想的生命力。

康有為故居為青島市第一個對外開放并辟建為專業(yè)特色博物館文化名人故居,是青島一處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隱含著中國近現(xiàn)代文化豐富的內(nèi)涵,記載和彰顯著康有為思想成就及傳奇的人生。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走進康有為故居,重溫崢嶸歲月。

名人簡介

康有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詒,廣東廣州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曾擔任孔教會會長。

康有為的事業(yè)成就涉及多方面,皆有驚人建樹,僅著述就有700多萬字,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特色,輯成《南海先生詩集》。其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學偽經(jīng)考》《孔子改制考》和《歐洲十一國游記》等。

故居概況

“青島之紅瓦綠樹、青山碧海,為中國第一……恐昔人之仙山樓閣亦比不及,詩文不足形容之?!?

——康有為

康有為故居位于青島市市南區(qū)福山支路5號,是一座具有歐洲田園風格的德式三層磚木結(jié)構(gòu)建筑,建筑面積1128m2,是青島最早的德式建筑之一。

此樓始建于1899年,原為德國總督初來青島市的宅第,1923年康有為來青島時購得此宅。此后,他每年都來此居住一段時間,直到1927年3月病逝于此。

此樓整體建筑風格類似于當時北戴河海濱浴場的夏季別墅。屋頂鋪中國瓦,四周圍以敞廊。閣樓正前方外凸一片實體墻,頂部處理成陽臺,下部開拱門,作為建筑的主入口。地上一層的南面設(shè)計成凹廊的形式,可用來觀賞自然景觀

青島之緣

1897年,德國侵占膠州灣時,康有為痛心疾首,上書光緒,陳言變法圖強的緊迫性,此為著名的《上清帝第五書》,但變法最終以失敗告終。

后來1918年一戰(zhàn)結(jié)束后,康有為再度向當政者發(fā)出收回青島的呼吁。然獲知巴黎和會主權(quán)交易的內(nèi)幕,他吁請舉國團結(jié),一致對外,堅決收回青島主權(quán),次年5月4日著名的五四愛國運動爆發(fā),北洋政府最終沒有在條約上簽字,最終于1922年12月中國從日本手中收復了青島。

1923年康有為寓居青島,他利用比較寬綽的住所,展覽自己收藏的海外文物及中國古代的字畫、瓷器、佛像等,多次開設(shè)古董與藝術(shù)品展覽會,這些文化活動充實著康有為晚年的思想生活。

從1917年初臨青島,到1927年在青島逝世,整整10年間,康有為寫下了大量吟詠青島優(yōu)美風光的壯麗詩篇,如《青島會泉石磯望海觀潮高至數(shù)丈異觀也》一詩:“海水冥濛望石磯,怒濤高拍入云飛。飛帆渺渺和云水,高玉青青日落時?!?/p>

康有為曾在給友人的信中贊譽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不寒不暑,可車可舟,中國第一”,那句“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贊語,成為了青島百年來城市風貌總體規(guī)劃始終恪守的準則。僅此一點,康有為的名字就已經(jīng)與這座城市融在了一起。

如今,位于匯泉灣畔、小魚山下的康有為故居,已經(jīng)成為“文化青島”的一個重要象征,儼如近現(xiàn)代文化的一個路標,歷經(jīng)風雨而演成青島歷史文化名城的一處人文殿堂。

1

END

1

圖文 2020級食品加工與安全碩士研究生黨支部

編輯 阮文政

初審 劉思露

審核 曹亞楠

Hash:498ee6383141a789d3fa6ff3f45f72e1bc73ff99

聲明:此文由 教育賬號講教育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