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七仙八景

過去蒙城有“七仙八景”之說。所謂“八景”,據(jù)明清時期《蒙城縣志》記載:名為“山桑八景”,因為山??h從漢代建縣至唐代,斷斷續(xù)續(xù)歷經(jīng)900多年的歷史。“山桑八景”是:渦陽晚渡、慈氏曉鐘、西橋夜月、漆園春雨狼峰霽雪、莊臺夢蝶、圣井甘泉、冷澗垂虹民國時期,人們把“山桑八景”改稱為“漆園八景”或“蒙城八景”,其內(nèi)容也有所變更,如“渦陽晚渡”改為“渦河(水)晚渡”;“西橋夜月”改為“嵇山夜月”等。但蒙城民間還流傳著另外的八景說法,即“一百半間廟”、“三山夾一井”、“一巷無人住”、“三步兩孔橋”、“一街兩個名”、“無木城樓”、“水門無水”、“天梯無人上”。

一百半間廟

此景位于蒙城北大街南頭,與北關(guān)順河街和三義街交會處的東北角。原有半間小店輔,屋門朝南,靠西邊屋角處有一石牌,碑右邊墻上有一座小土地廟,實際是一個石碑旁邊的小廟,群眾誤傳為“一百(碑)擔(dān)半間廟”。

三山夾一井

此景位于縣城西北角的劉海廟,劉海井。此井西靠劉海廟東山墻,南靠廟的東廂房北屋山。后有人在井北邊蓋一小間茅草房,西向東,井北邊又靠屋南山,形成三個屋山夾一井。只有東面人可出入提水,后群眾誤為三個小山中間夾一個水井,可想此景之奇巧。

一巷而無往

此景位于魁星樓向北通往嵇山坑的小巷,名曰“青龍巷”。此巷東靠城隍廟的西看樓和西偏殿,西靠圣人殿文昌閣的東墻,西邊無空蓋民房,只是一個無人居住的空巷,白天可通行,夜晚膽小之人不敢行走,迷信人說有“貼皮墻子”(死人變的活鬼)。

三步兩孔橋

此景又為“三步兩橋”,它位于考棚街(解放街)西頭,文王廟東邊。此處東南有一水坑,如在此修一小橋,可使水向西北流入內(nèi)城河,也便于行人來往,因此,就在此修一座小橋,橋為三步長(約3米)的兩孔橋,群眾譽(yù)為“三步兩橋”。

一街兩個名

此景位于南門里向西的一條街,當(dāng)時西頭的居民稱它為長安街,因為西南城墻角建一長安廟。東頭廟南有魏姓修的一水井,東頭百姓叫它魏井街。多年來,兩頭市民互爭街名,形成一條街有兩個名,民國時期正式命為“長安街”,有的人還稱魏井街,此街西段在今蒙城一中院內(nèi)。

無木的城樓

此景系小北門(漆園街北頭)的城樓。據(jù)清順治《蒙城縣志》載:“縣城明初原筑土城,周九里三十步,城門三:曰西門、南門、北門。其東側(cè)渦水環(huán)繞,且非四達(dá)之衢,故未立門?!铝辏h葉寬懲流賊之變,易以磚城,仍三門:西曰中都西鎮(zhèn),南曰承薰,北曰拱辰。嘉靖年間,知縣劉繼先以儒學(xué)在東,命開東門,名曰文明,又開水門一座?!泵沙谴撕髣t為“四關(guān)五門”,五門皆有城樓,而唯小北門城樓建筑獨特,全是磚石、灰泥結(jié)構(gòu),沒有一點木料,故群眾稱為“無木的城樓”,抗日戰(zhàn)爭時期此樓被毀壞。

水門無水

過去一般城市,凡是有水門的都有河水穿過,如南京的水西門,是由秦淮河水穿過而命名。而蒙城開的水門叫“水門街”(今漆園街)。因為久居縣城的“八大家”和老戶人家,嫌城內(nèi)井水苦咸,多吃渦河之水,于是縣城有不少貧苦人家,就以挑賣水為生。在未開水門之前,到渦河挑水的人全走北大街,特別是白天開市,行人十分擁擠,行走不便;開了水門之后,挑賣水的人全走水門進(jìn)去,把渦河上游的甜水送到城內(nèi)各戶,形成習(xí)俗。

天梯無人上

此景又叫“四十五里上天梯”。從南門口向南有一條直通鳳臺縣的官道,這條大道筆直,從南門口經(jīng)駱駝鋪(今樂土鎮(zhèn)),過王店子,往南到芡河岸的陳仙橋,共四十五華里,這就是民間傳說的“四十五里上天梯”,也是五代宋初陳摶老祖修道成仙之地。后來,有民間傳說,如夜間一個人獨行,順著天梯直走到陳仙橋頭的一棵大柳樹下,途中未遇見人或禽畜,再上大樹,就可上天成神了。

以上“蒙城民間八景”隨著歲月的流逝,城鎮(zhèn)的改造,房屋的拆遷,有的已不復(fù)存在,有的遺址尚在,但面目全非,今記之,目的是存史,幫助今人和后人品味往日的歲月,說明蒙城悠久的歷史和文明

Hash:22d7c6ca0422b2ce87260bfe84c2f04461038709

聲明:此文由 民間手藝人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