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蠡河靠蜀山 宜興古南街文藝又清凈 后山名蜀還是蘇東坡命名

宜興丁蜀鎮(zhèn)有條蜀山古南街(蜀山因蘇東坡的“此山似蜀”而得名)。

這里是明清時期宜興陶瓷的主要集散商埠,緊臨蠡河。

繁華時期,山上窯火連天,山下商賈云集,燒成的紫砂器從蠡河各家的小碼頭啟程,進(jìn)入太湖后被運往全國各地,如今小碼頭的痕跡已經(jīng)看不到了,但這里卻依舊是被紫砂文化包裹著的小街巷,吸一口氣都能聞見陶土的清香。

明王叔承《荊溪雜曲》曰:“蜀山山下火開窯,青竹生煙翠石銷。笑問山娃燒酒杓,砂壞可得似椰瓢?!鼻逡亓钐浦倜嵩疲骸按巳帐駦徢f穴,別傳薪火祀 眉山 ?!鼻迥?a href='/minguo/' target=_blank>民國初蜀山古南街的陶器生產(chǎn)、銷售已具相當(dāng)?shù)囊?guī)模,當(dāng)時專燒紫砂陶的龍窯就有7座,壯觀的燒窯景象成為當(dāng)時蜀山古南街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線。

窯火的旺盛,帶來的是古南街經(jīng)濟的繁榮。前店后坊,交易快捷而又方便。僅經(jīng)營紫砂陶器的商號就有豫豐陶器行、??堤掌餍小⒚樑d陶器行、立新陶器行、祥豐陶器行等,吳 永春 、潘根大、周順生等人所開的紫砂陶器店。那樣的時代,在不足四百米的短短距離內(nèi),能擁有如此眾多的紫砂陶器商號,實屬鼎盛繁榮。

蜀山原有的大多數(shù)居民,幾代人生活在蜀山,以做坯制陶為業(yè)。天時地利人和,小小南街可謂是臥虎藏龍,匯聚了眾多的藝人和陶工。這里先后走出了幾代數(shù)十位工藝大師。這些近代紫砂界的盛名造就者,都源自這條蜀山古南街,也正是他們使得現(xiàn)代紫砂文化得以興盛。漫步南街,這些大師的故居相挨緊湊:“顧景舟故居”、“吳云根故居”、“顧紹培舊居”、“季益順舊居”等。

如今的古南街雖歷經(jīng)了五百多年的風(fēng)雨滄桑,卻依舊原汁原味地保留到了今天,就連燒窯用的那個紅磚大煙囪,現(xiàn)在都是古南街上的古街打卡點之一。

顧景舟故居

顧景舟,1915年10月出生在 宜興丁蜀上袁村。1933年出道做壺,后來憑著精湛的手藝,躋身壺藝名家行列。可以說是近代陶藝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所享的聲譽可媲美明代的時大彬。

如今,在蜀山古南街上行走,還能聽見人們對顧景舟手藝的贊嘆,即便已至他的故居,這房間里所留下的,仍然是他和壺的故事。

這是一座外墻貼著彩磚的二層小樓。小院陽光充足,開門見南山,東依水來北靠路,西門是后門,方便客來客往。上至二樓,推窗向外望去,蜀山古南街的風(fēng)貌出現(xiàn)在眼前,從這個角度看下去,更能感受到濃濃的江浙古城小調(diào)。

二樓是他的書房和休息的地方,曾經(jīng)他就在這里點著煤油燈做壺?,F(xiàn)在床邊依然掛著的那個蚊帳,據(jù)說是當(dāng)年顧老所用,隱約能看見被煤油燈熏黑了的痕跡。

據(jù)說,他的一把壺當(dāng)年可以交換齊白石的一方印章,而現(xiàn)在,他留存在世間的壺,更是屢屢拍出天價。

Hash:f9a2b7b05cd9c5ee7e4f4660899dc0a713cff497

聲明:此文由 常跑跑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