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唯一一座“閩臺”風格的寺廟,就在江蘇昆山,知道的游客不多

昆山,地處江蘇省東南部,在蘇州除了蘇州市區(qū)外,昆山是第二大城市,很多人或許知道,在蘇州昆山工作的臺灣人非常多,因此昆山有“小臺北”之稱。昆山不僅經濟發(fā)達,旅游資源也非常豐富,周莊、錦溪、千燈等著名的江南古鎮(zhèn)都在昆山,除此之外還有一座少有人知的閩臺風格的寺院“慧聚寺”。

慧聚寺,位于昆山洞庭湖北路與楊樹路交叉口,最初時并不在這里,而是位于昆山市馬鞍山南,于2005年重建于此,寺院主體部分占地約22畝,是一座典型的“閩臺”風格的寺院,且是華東地區(qū)唯一的一座閩臺風寺院,進入參觀游覽不需要門票。

慧聚寺,歷史非常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梁代天監(jiān)十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且是由當時的梁武帝恩準建造的。歷史上的慧聚寺頗具影響力的佛教叢林,自古以來就香火比較旺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其中之一就有慧聚寺。

梁武帝當年對慧聚寺格外的上心,自寺院建成后,又派遣了南朝第一大畫師張僧繇到寺院錦上添花,張僧繇曾在金陵安樂寺的墻壁上繪畫了4條栩栩如生的神龍卻不點睛,有人問為什么,他回答說如果點睛龍就飛了,于是便有“畫龍點睛”之說,可見慧聚寺還是“畫龍點睛”成語的出處。

自古以來,慧聚寺深受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的青睞,其中唐代大詩人孟郊、張祜等人皆為慧聚寺題詩,康熙帝曾4次來到慧聚寺,并留下了“萬里人煙春雨濃,菜花麥秀滋豐茸;登高欲識江湖性,染瀚留題文筆峰”,可見慧聚寺的人文底蘊之深厚。

至于最初的慧聚寺是否為閩臺風格的寺院就不得而知了,如今的慧聚寺一眼就可看出是一座“閩臺”風情濃郁的寺院,寺院中有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圓通寶殿天后宮等主要建筑,清一色的閩臺風,建筑雕梁畫棟,看起來格外的秀美。

寺院在建造及設計上別具一格,最初設計師還參考了鹿港龍山寺、泉州開元寺、天后宮等閩南兩岸的名剎古寺建筑風格,并融入了臺灣省龍山寺、天后宮媽祖廟的建筑之美及蘇州古典園林的典雅,使得慧聚寺看起來不僅美,且還蘊含了各大閩南古寺的文化內涵。

慧聚寺最后一座殿宇為天后宮,也稱之為媽祖廟,殿內供奉著媽祖,天后宮無論建筑還是神像的布局皆采用閩臺風格,是一座閩臺傳統(tǒng)的木結構建筑。

歷史上的慧聚寺就擁有一座佛塔,如今重建后也建造了一座佛塔,佛塔一共9層高,為寺院內最高的建筑,若是在開放的時候可以登高望遠。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或去過昆山的這座閩臺風情的寺院?對這里有什么印象?歡迎留言評論。

Hash:7c7a8a879a338f16e1f93372028a898eceaeef8a

聲明:此文由 冷月印記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