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的秦皇古道,為什么有歷歷在目的古人刀斧痕跡?

石家莊以西約40公里的井陘縣上安鎮(zhèn),有一處保存完好的古驛道遺跡,據(jù)說是秦漢時開鑿并經(jīng)歷代重修的一條古道,當(dāng)?shù)乜h志稱其為“燕晉通衢”,現(xiàn)被命名為“秦皇古驛道”。這條古驛道之所以能夠完好保存,得益于石太鐵路、石太公路修建時,避開了井陘古驛道最為險峻的白石嶺地段。自20世紀(jì)30年代末,該驛道一帶便徹底荒寂冷落,至今仍不為一般人所知。

古道在山體巖基上開鑿出來。古時車駕的木輪為減少磨損而鑲有鐵制輪箍,石質(zhì)路面經(jīng)年累月地遭受碾壓打磨,自然留下越來越深的車轍。當(dāng)車轍深到一定程度,就會影響車子行進,于是招來工匠把高于車轍的路面鑿平,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千百年來,留存于山體上的刀斧痕跡歷歷在目。

在古驛道北側(cè),有一石券窯洞建筑,面闊三間,進深一室,平頂,高近四米,面積約50平方米。正中門額上有石匾刻“立鄙守路”四字,門前盤龍石雕作橋護欄,橋兩側(cè)是長方形飲馬池。經(jīng)考證,此驛站建于清嘉慶十六年(1811)。

立鄙守路”四字出自《國語·周語》:“列樹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薄氨淼馈奔礃?biāo)識道路?!氨伞敝高呉?,這里指郊外路邊的館舍。“守路”即守候、協(xié)助過路人。這是說,栽樹成行以標(biāo)明道路,郊外沿路設(shè)立館舍以接待過往官員和信使。那么“鄙”何以有“邊邑”之義?

“鄙”由“啚”和“阝”組成,前者為聲符(兼表義),后者為義符。義符“阝”由“邑”旁演變而來?!皢灐钡墓盼淖謴泥恚╳éi)從■(lǐn)?!班怼本褪墙裉斓摹皣弊郑跣蜗穹忾]的城邑,現(xiàn)在它只作義符。“■”則是倉廩的“廩”的最初形體?!皢灐钡谋玖x是城邑外有倉廩(此義后來基本不用),引申為距離都邑較遠(yuǎn)的偏僻之地(此義后來成為常用義)。因“啚”后來引申出啚嗇、愛惜之義,于是又累加義符“邑”以明確其表示偏遠(yuǎn)之地的引申義?!傲⒈墒芈贰敝小氨伞钡倪呉刂x正由此而來。邊遠(yuǎn)的地方大多落后,于是引申出鄙陋、見識短淺、受人輕視、謙詞等意義,今天常用的“卑鄙”、“鄙視”、“鄙陋”、“鄙夷”、“鄙俗”、“鄙見”、“鄙人”等詞即是此義。

井陘驛道之處,還是我國古代戰(zhàn)爭史上以少勝多的一次著名戰(zhàn)役的發(fā)生地。公元前204年,淮陰韓信根據(jù)“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的道理,背綿河設(shè)陣,在此擊敗兵力七倍于己的趙國大將成安君陳馀。這就是成語“背水一戰(zhàn)”的來源。(若愚)

Hash:57d6c822b7c231c1f5c36595e3b146d85faa5f76

聲明:此文由 撈史倌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