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薪火相傳,臺灣學子行走博物館觸摸陜西厚度!
關注我們
“陜西歷史文化的深厚,只是學習文化這一項,就已讓人學不完、探不盡。如果有機會,還是會想要再來?!眮碜?a href='/taiwan/' target=_blank>臺灣義守大學的學生李仲堂,參觀完陜西歷史博物館后,發(fā)出由衷的感嘆。
三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即使再心潮澎湃,也是一日看不盡的,只有真真切切走在這塊土地上,才能感知到它的厚重,更多的是無法言說,只可意會的一種體驗感。
5月3日,由臺灣義守大學、佛光大學、聯合大學、高雄餐旅大學等十所大學的70余名師生組成的臺灣青年陜西研學團,在博物館中感知陜西的前世今生。
識一座城,最快捷的方式,
便是參觀當地的博物館,
它的厚重、它的變遷、它的發(fā)展史,
博物館中館藏的文物與故事
都會一一訴說給你聽。
在陜西歷史博物館,
臺灣學子們開啟了一天的探秘行程。
在博物館中觸摸陜西的厚度
三秦大地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華夏文明誕生、發(fā)展的重要地區(qū)之一,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都曾在這里建都。
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淀,形成了陜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陜西歷史博物館展示著陜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的文明。在這里快速認識、了解陜西,是最佳選擇。
佛光大學的一位同學在參觀中感嘆道:“這里的館藏文物太豐富了,這要花多長時間才能看完呢?”帶著一臉的不可思議,繼續(xù)聽著講解。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文創(chuàng)產品,又有了一批新的粉絲,大家被各式多樣的文創(chuàng)產品吸引,想要帶回去和朋友們一起分享。
同學們參觀博物館 聽講解
在文創(chuàng)產品前,挪不動的腳步
參觀歷史博物館留下紀念章
游覽大雁塔 留下畢業(yè)紀念的意義
作為西安地標性建筑物的大雁塔,承擔著很多人對它的期待,而它也一直保存著自己傳統(tǒng)特色,從來沒讓誰失望過。
第二站,臺灣學子們來到大雁塔,在南廣場玄奘雕像前,大家交流著體驗的感受,相談甚歡。一位同學分享到,“西安讓我真的很驚訝,遠比我沒來之前想象的要厚重的多。”
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佛塔這種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隨佛教傳入中原地區(qū),并融入華夏文化的典型物證,是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志性建筑。在這里,留下自己的畢業(yè)照,值得被珍藏。
著畢業(yè)照,留下難忘回憶
館藏文物,讓民俗文化源遠流長
“這些建筑物好漂亮!”,一入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一位同學便被兩旁考究的門樓,獨具匠心的明、清古建筑園林所吸引。雖然下著雨,但同學們參觀的熱情依舊不減。
這座以拴馬樁而享譽世界的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不僅珍藏著拴馬樁,還有磚雕、玉雕、木雕及鐵鑄類、紡織品類、陶瓷類等豐富的藏品。博物院收藏的拴馬樁、飲馬槽、石人、石獅、石龜等石雕藝術品12000多件,特別是雕刻精美、形態(tài)萬變的拴馬樁,為博物院增添了別樣特色。
行走在博物院古民居一條街,將散落在關中各地的、具有保護價值的100多所典型民居整體收集在一個地方,豐富了它的文化內涵,不僅具有研究價值,還有著很高的審美和觀賞價值。
在博物院古民居一條街上觀賞建筑物
在雨水的滴答聲中,大家結束了這天的行程,如何更好地識一座城,博物館決不可錯過。接下來,臺灣學子陜西研學團還將走進漢城湖遺址公園,體驗穿漢服、習漢禮的體驗,讓我們一起期待~
編輯:涼夏/制作:一念/審核:西夏
你可能感興趣的:
Hash:4569844628f023b68e9cab03f588da495230ab38
聲明:此文由 陜西旅游咨詢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