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曹氏雙雄:曹彬與曹承輝

北宋曹氏雙雄

北宋曹氏雙雄:曹彬與曹承輝

曹彬(公元931—999年),河北正定人,宋開國功臣第一良將,官至宋樞密使,謚武惠王;

曹承輝(公元958—1043年),祖籍河南中州,湖南衡山人,官至兵部尚書,其六世孫曹仕泰也官至宋樞密使。

在宋代,樞密使為樞密院長官,與宰相(同平章事)共同負責(zé)軍國要政,二者權(quán)力相當(dāng),宰相主政,樞密主兵。

二人關(guān)系:

曹彬與曹承輝同為曹氏,同為宋臣,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長輩,即后周太祖郭威第三位妻子張貴妃,張貴妃是曹彬的從母(姨母),曹彬是張貴妃外甥;張貴妃是曹承輝夫人張氏的姑母,曹承輝是張貴妃侄女婿。

后周太祖張貴妃

后周太祖張貴妃,恒州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祖父張記、父親張同芝皆為成德軍節(jié)度屬官。初嫁于太原裨將武從諫之子,后嫁為郭威第二繼室,即郭威第三位妻子,后漢隱帝劉承祐時累封至吳國夫人。郭威起兵后,她與郭威的眾子女、孫子、侄子一起被隱帝劉承祐殺害。后周建立,郭威稱帝即周太祖,周太祖追冊張氏為貴妃。

貴妃張氏,恆州真定人也。祖記,成德軍節(jié)度判官、檢校兵部尚書。父同芝, 本州諮呈官、檢校工部尚書,事趙王王镕,歷職中要。天祐末,趙將張文禮殺王镕, 以鎮(zhèn)州歸梁,莊宗命將符存審討平之。時妃年尚幼,有幽州偏將武從諫者,駐騑于 家,見妃韶令,乃為其子聘之。武氏家在太原。太祖從漢祖鎮(zhèn)并門,屬楊夫人以疾 終,無何武氏子卒,太祖素聞妃之賢,遂納為繼室。太祖貴,累封至吳國夫人。漢隱帝末,蕭墻變起,屠害大臣,太祖在鄴都被讒,妃與諸皇屬同日遇害于東京舊第。 太祖踐阼,追冊為貴妃,發(fā)哀,故世宗有起復(fù)之命。世宗嗣位,以太祖舊宅即妃遇禍之地,因施為僧院,以皇建為名焉。(《后周·列傳一》作者:薛居正等)

貴妃張氏,鎮(zhèn)州真定人也。祖記,成德軍節(jié)度判官、檢校兵部尚書。父同芝,事趙王王熔為諮呈官,官至檢校工部尚書。熔死,鎮(zhèn)州亂,莊宗遣幽州符存審以兵討張文禮,裨將武從諫館于妃家,見妃尚幼,憐之,而從諫家在太原,遂以妃歸,為其子婦。久之,太祖事漢高祖于太原,楊夫人卒,而武氏子亦卒,乃納妃為繼室。太祖貴,累封吳國夫人。太祖以兵入京師,漢遣劉銖戮其家,妃與諸子皆死。太祖即位,追冊為貴妃。(《新五代史》卷十九·周家人傳第七)

家族成員:

祖父:張記,成德軍節(jié)度判官、檢校兵部尚書。

父親:張同芝,鎮(zhèn)州諮呈官、檢校工部尚書,在趙王王镕屬下歷職中要。

侄兒:張詠,宋忠靖公,抗虜力竭,詈賊就義以身殉國。

侄女:張氏,張詠之妹,曹承輝妻子,一品夫人。

侄女婿:曹承輝,北宋一代軍臣,兵部尚書,贈銀青光祿大夫,子給事選駙馬。

外甥:曹彬,北宋第一良將,校檢太師、同平章事、樞密使,謚武惠王。

北宋樞密使一一曹彬

曹彬

曹彬墓

曹彬(公元931—999年),字國華,真定靈壽(今河北靈壽)人,后周張貴妃外甥,成德軍節(jié)度都知兵馬使曹蕓之子。北宋初年的名將,先仕于后周,入宋后屢立大功,官至校檢太師、同平章事、樞密使。

后周時,曹彬即以清廉奉公而著稱于朝野。曹彬曾出使于吳越。當(dāng)時吳越割據(jù)江浙兩省,國力遠較中原大國后周為弱,因此對后周之使往往大加饋贈。曹彬出使吳越時,吳越照例又贈與曹彬大量財物,曹彬堅持不受?;爻局校瑓窃接每齑瑵M載禮物追趕他,堅持要將禮物送給他。曹彬斷然拒絕。但他每走一程,禮品船即趕上一程,他于途中拒絕了四次,仍然推辭不掉。曹彬說:“如果我再拒絕,就有沽名釣譽之嫌了?!逼炔坏靡呀邮芰硕Y物?;爻螅瑢⑵淙可辖?。周世宗命令他全部收回。他不敢違王命,便將這些財物全部分送給故友親朋,自己一點也沒有留下。

曹彬曾與周世宗柴榮鎮(zhèn)澶淵(今河南濮陽),任潼關(guān)監(jiān)軍。不久,又出任曹州兵馬都監(jiān)。一次,他與眾將士雜坐于野外,鄰軍主將的信使持信來報與曹彬。信使不識曹彬,便向周圍軍士問:“哪位是曹監(jiān)軍?”軍士指了指曹彬。信使以為軍士是在欺騙自己,笑著反問道:“曹監(jiān)軍貴為國戚近臣,怎么能身著如此簡陋呢?”

歸京之后,曹彬先后參加了征蜀、伐太原的戰(zhàn)爭,并任滅南唐、滅北漢諸戰(zhàn)役的主帥。建隆二年(公元964年),宋軍伐蜀,曹彬任歸州行營前軍都監(jiān)。進軍途中,他對自己的部下約束極嚴,有的將領(lǐng)想在城破之日屠城以自肥,遭到曹彬的嚴令禁止。蜀地平定后,王全斌等將領(lǐng)晝夜宴飲,其部下也四處劫掠,蜀人深受其苦,曹彬?qū)掖蝿裢跞?a href='/jiangjun/' target=_blank>將軍隊撤出四川,卻遭到了王全斌等人的拒絕,最終引起蜀亂,曹彬率所部平定了叛亂,宋軍才班師回朝。在征蜀的過程中,諸將大多掠奪子女玉帛,班師時滿載而歸,而曹彬回朝時,隨身帶著的仍只是入川時的圖書和隨身衣物而已。回朝后,王全斌等遭到了嚴厲的處分,曹彬卻因其軍功和清廉升任宣徽南院使、義成軍節(jié)度使。

開寶七年,宋軍進攻南唐,曹彬為宋軍統(tǒng)帥。他嚴格約束全軍,不得濫殺濫搶:違令者嚴懲。使征南唐的諸路宋軍軍紀嚴明,很少出現(xiàn)劫掠的事件,曹彬也因此受到江南百姓的擁戴。第二年,金陵被攻克,南唐國亡。曹彬仍像征蜀之時一樣,從江南返朝時,隨身行囊中仍不過是自己的隨身圖書和衣物而已。

滅南唐后,曹彬又于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統(tǒng)兵攻滅北漢,之后又與潘美用兵于契丹。宋真宗即位后,召拜樞密使。咸平二年(999),曹彬病卒于樞密使的任上。

《宋史》論曰:“曹彬以器識受知太祖,遂膺柄用。平居,于百蟲之蟄猶不忍傷,出使吳越,籍上私饋,悉用施予,而不留一錢;則其總?cè)謱U?,而秋毫無犯,不妄戮一人者,益可信矣。潘美素厚太祖,信任于得位之初,遂受征討之托。劉?遣使乞降,觀美所喻,辭義嚴正,得奉辭伐罪之體;則其威名之重,豈待平嶺表、定江南、征太原、鎮(zhèn)北門而后見哉?二人皆謚武惠,皆與配饗,兩家子孫,皆能樹立,享富貴。而光獻、章懷皆稱賢后,非偶然也。君子謂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唯彬為宋良將第一,豈無意哉?若李浚者,亦以材干自結(jié)主知,遂歷清顯。謂為陰德所致,理或然也。”

北宋兵部尚書一一曹承輝

衡山曹氏族譜

曹承輝墓

曹承輝(958年后周顯德五年戊午五月十一日午時生——1043年慶歷三年癸未正月初五寅時歿,壽86歲),字耀衡,字輩為承,北宋仁宗朝任兵部尚書,贈銀青光祿大夫,原尚書府位于今衡山江東鄉(xiāng)江東坪。曹承輝為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四代,曹啟宗( 874年—897年唐昭宗乾寧四年),湖南省南岳衡山譙國堂曹姓始遷祖, 漢相曹參約第40代。世居河南中州,逢唐末軍閥之亂,897年歿于王事,時年24歲,追贈光祿大夫。曹啟宗夫人何太君(870—937年,壽68歲,誥命一品夫人),生三子:曹訝、曹諒、曹謙。公元904年,因避朱溫亂,何氏率三子遷居湖南南岳山后山,后曹諒遷耒陽,曹謙遷益陽,長子曹訝這一脈仍主要居衡山(含衡山、南岳、衡東)至今,曹承輝即為光祿大夫曹訝之孫。

曹承輝,原配張(后周郭威妻子張貴妃之侄女、宋忠靖公張詠胞妹,誥封一品夫人),附夫塋。繼配杜(開福六年(973)癸酉六月十一日丑時生——1047年慶歷七年丁亥八月初三亥時歿,誥封一品夫人,壽75,附夫塋。),杜生八子:廷詔(駙馬,傳九)、廷讓、廷誼、廷瓚、廷謙、廷諫、廷諒、廷惗。二妻一品夫人,子給事選駙馬,曾祖母何氏得以追贈誥命一品夫人,祖父、父親追贈光祿大夫。

宋代兵部尚書相當(dāng)今天的國防部部長。衡山大地群山起伏,湘江兩岸藏龍臥虎,歷史上曾出現(xiàn)過三位兵部尚書,即曹承輝,茹瑺和陳泰。一日,曹承輝陪同內(nèi)兄忠靖將軍張詠(后周張貴妃之侄)騎馬來南岳衡山“相地厝初祖何氏”。據(jù)傳在南岳山后一橋邊留下馬腳印,后來人們把此地稱為馬跡,把橋命名為馬跡橋,該鎮(zhèn)也名為馬跡鎮(zhèn)。曹承輝這次來衡山有文諜,曾保存在明洪武十八年(1385)曹氏初修譜內(nèi)。

宋慶歷三年(1043)正月初五,曹承輝走完人生最后旅程,享壽86。其墓坐落在衡山縣東湖鎮(zhèn)嚴渡村新屋組。墓內(nèi)有曹承輝還有一品夫人張氏,杜氏及第六子廷諫公共四棺。光緒二十一年(1895)仲冬此墓重修。1989年,其第36代嗣孫中將曹振鵬出資再修此墓并加建護坡。由衡山縣人民政府和東湖鎮(zhèn)人民政府立碑作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使荒蕪多年的兵部尚書古墓煥然一新,使曹承輝的光輝業(yè)績和愛國精神重昭人間。激勵后人創(chuàng)業(yè)興國,弘揚尊宗敬祖的美德,增進了其海內(nèi)外嗣孫對祖國的向心力和貢獻力。(衡山縣政協(xié)編輯部《人杰地靈話衡山》)

曹承輝墓座落于衡山縣東湖鎮(zhèn)嚴渡村, 墓含葬地“嚴渡 ”藏頭對聯(lián)兩幅:

其一:嚴樹叢林,根深葉茂;渡頭活水,源遠流長。

其二:嚴灘寄跡高風(fēng)在,渡頭廻瀾活水來。

1984年衡山縣人民政府下文將該墓列入衡山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盜挖緣故該墓于光緒21年(1895)重修,1989年第二次復(fù)修,1996年第三次復(fù)修。

曹彬與曹承輝的交往

曹承輝從小天資聰穎,刻苦讀書,樹有遠志,青年時攜筆投戎,在中營里他苦研兵書,積極上進,很快成為一位頗有名氣的指揮官。北宋初,曹承輝曾參與北宋時左行武將軍曹彬收降南唐,滅北漢的戰(zhàn)斗,為宋統(tǒng)一全國,結(jié)束百多年的封建割據(jù)局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宋仁宗時贈銀青光祿大夫(即光祿大夫加封銀章青授),任兵部尚書(衡山縣江東鄉(xiāng)江東坪曾建有尚書府)。曹彬何許人也?對曹承輝有何影響?曹彬是河北省靈壽縣人,出身將門家庭,其父曹蕓為后周成德節(jié)度都知兵馬使。曹彬成年后,先任其父軍中牙將,后任兵馬都監(jiān),因后周張貴妃是曹彬的從母(姨母),故曹彬是周室的國戚近臣。通過曹彬的關(guān)系,后周張貴妃侄女張氏為曹承輝配。趙匡胤任后周殿前都點檢時,由于周恭帝只有七歲,加之北有契丹,北漢,南有諸侯各據(jù)一方,“主少國疑”,故趙匡胤代位于后周改為宋。曹彬隨趙轉(zhuǎn)為宋將,先輔助宋軍主帥平定西蜀,后又率天軍收降南唐,出謀滅北漢,為宋統(tǒng)一全國,迅速百多年來的封建割據(jù)立下了汗馬功勞,被皇上封為濟陽郡王,謚武惠王。曹承輝與曹彬既是同為曹氏,又在一軍營里為宋統(tǒng)一全國出謀獻策,鏖戰(zhàn)沙場,日子久了,兩人感情甚篤。曹彬是名將之驕子,又是朝廷驍將,曹承輝也就有了大展軍事才華的良機和平臺。(衡山縣政協(xié)編輯部《人杰地靈話衡山》)

曹彬后嗣

曹璨(950年1019年8月16日 ),字韜光,真定靈壽(今河北省靈壽縣)人。北宋開國名將曹彬長子。善射,知韜略,屢戰(zhàn)有功,歷官供奉官、東京舊城都巡檢使,彰國、保靜、武寧、忠武等軍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天禧三年(1019年)卒,贈中書令,謚號武懿。北宋開國名將曹彬長子。

曹珝,娶秦王趙廷美之女興平郡主,官至昭宣使。北宋開國名將曹彬次子。

曹瑋(973年7月22日——1030年2月21日),字寶臣 。真定靈壽(今屬河北)人。北宋名將,樞密使曹彬第四子 。曹瑋出身將門,沉勇有謀,喜讀書,通曉《春秋三傳》。少年時便隨父親在外任職。宋真宗即位后,任渭州知州,馭軍嚴明,賞罰立決。知鎮(zhèn)戎軍時,招降外族、襲破李繼遷,并據(jù)地形修筑工事、鞏固邊防。李繼遷死后,曹瑋上疏請趁機攻滅李氏政權(quán),但未獲準許。他親自率軍帶回歸降的河西大族,使李德明不敢輕舉妄動。此后與秦翰破章埋族于武延川,分兵滅撥臧于平?jīng)?/a>,屢立戰(zhàn)功。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吐蕃李立遵部入侵,曹瑋于三都谷大破其軍,斬獲頗多。此后累遷至宣徽北院使、簽書樞密院事。天禧四年(1020年),因宰相丁謂誣陷,連貶為萊州知州。晚年歷知青州及天雄、永興、河陽軍,官終彰武節(jié)度使,封武威郡公。天圣八年(1030年),曹瑋去世,年五十八。獲贈侍中,謚號"武穆",后世遂稱其為"曹武穆"。嘉祐八年(1063年),配享仁宗廟庭。寶慶二年(1226年),繪像昭勛崇德閣,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北宋開國名將曹彬之子。

曹玹,官至左藏庫副使,北宋開國名將曹彬之子。

曹玘,官至尚書虞部員外郎,追封吳王。北宋開國名將曹彬之子。

曹珣,官至東上閣門使。北宋開國名將曹彬之子。

曹琮,官至西上閣門副使。北宋開國名將曹彬之子。

曹儀,曹璨之子,官至耀州觀察使。北宋開國名將曹彬之孫。

曹佾,曹玘之子,曹皇后之弟。官至諸軍節(jié)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濟陽郡王,死后追封沂王。北宋開國名將曹彬之孫。

曹傅,曹玘之子。北宋開國名將曹彬之孫。

曹牷,曹琮之子,官至皇城使、嘉州防御使。北宋開國名將曹彬之孫。

慈圣光獻皇后(1016年-1079年)曹氏,北宋宋仁宗趙禎的第二位皇后,真定(今河北靈壽縣)人,祖父為北宋名將曹彬,父親為曹玘。明道二年,郭后廢,詔聘入宮。景祐元年九月,冊為皇后。仁宗駕崩后,曹氏兩度垂簾聽政,相繼輔佐了英宗、神宗。神宗親政后重用王安石變法,曹氏雖不支持,但也沒有橫加干政,還在病逝前叮囑神宗說:“王安石的確有才學(xué),可惜仇人太多,你若真愛惜人才,不如讓他暫時離京外任?!北彼伍_國名將曹彬之孫女。

曹玨,時官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由汴徙吳。南渡畢,曹玨晉加任兩浙常鎮(zhèn)等路宣揮司使。北宋開國名將曹彬五世孫。

曹孝慶,南宋時官由河北靈壽縣遷往豫章(今屬江西省),成為豫章曹氏之祖,曾任瑞州府和隆興府(今均屬江西)知州。北宋開國名將曹彬六世孫。

曹友聞(?-1236年),字允叔,同慶府栗亭(今甘肅徽縣)人,以忠義聞名。寶慶二年進士。歷仕綿竹尉、天水軍教授、知府,眉州防御使、沔州知府,與元軍大戰(zhàn)于大安,與弟曹友萬俱戰(zhàn)死,卒謚節(jié)。宋初開國名將曹彬十二世孫。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關(guān)外祖籍遼寧鐵嶺,生于南京,約十三歲時遷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nèi)務(wù)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绔、富貴風(fēng)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為生。曹雪芹素性放達,愛好廣泛,對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yī)、織補、工藝、飲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jīng)多年艱辛,終于創(chuàng)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shù)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曹彬六世孫曹孝慶的第十七世孫。

曹承輝后嗣

曹承輝為衡山曹氏譙國堂始遷祖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四代,曹承輝后嗣排序皆以始遷祖為序。

曹廷詔:湖南衡山人,兵部尚書曹承輝長子,襲職給事中,駙馬。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五代。

曹仲蛀:湖南衡山人,字超南,約生于北宋1090年,任監(jiān)察御史。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九代。

曹仲格:湖南衡山人,任監(jiān)察御史。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九代。

曹仲晟:湖南衡山人,任鑒察司官。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九代。

曹仲升:湖南衡山人,任都水司官。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九代。

曹仲最:湖南衡山人,任都水司官。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九代。

曹仲義:湖南衡山人,任廉訪副使。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九代。

曹仕泰:湖南衡山人,北宋末年生(約1110年),字安伯,任樞密使,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十代。

曹通達:行正四郎,由徵仕郎,仕至翰林院學(xué)士,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十五代。

曹賢佶:行花一郎,元代將領(lǐng),以孫貴明代追封榮祿大夫、左都督。配王,贈夫人,生元勇。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十七代。

曹元勇:元將曹賢佶之子,隨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渡江,累功總旗,由百夫帥升千夫帥燕山左衛(wèi)指揮使。以子貴追封榮祿大夫、左都督。配黃,贈夫人,生子勝。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十八代。

曹子智:字詩智、圓徹,行旻七郎,特授武德將軍,元至順三年壬申八月十三日吉時生,明永樂二年甲申卒。配何氏,封夫人。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十九代。

曹子敬:字詩敬、開陽,行旻八郎,方正賢良,任浙江金華府通判,以仁仲為名。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十九代。

曹子芳:字積祿,行旻九郎,元至元六年三月初九生,明洪武初以方正賢良任湖洲通判,明永樂二年甲申卒。配成氏,誥授夫人。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十九代。

曹子勝:曹元勇之子,字千慮,行旻十郎,元泰定元年甲子生,隨明成祖朱棣靖內(nèi)難,征北虜,累功升燕山左衛(wèi)指揮使,僉事。追封榮祿大夫、左都督。配謝,追封大夫人,生德義,福祿,福雅。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十九代。

曹子通:字浩博,元至正二十年(1360)庚子六月十六子時生,明建文帝時任江西吉安龍泉糧廳(今遂川縣),建文四年壬午二月十一日寅時卒于官署。元配吳,繼配江,生子一,德泰。夫婦三人合葬江西龍泉縣龍頭山,龍頭山已毀于民國三年的縣城基建。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十九代。

曹德義:曹子勝長子,字敬方,襲授湖廣都司,指揮僉事,剿平蠻寇,升都督府都督,僉事,鎮(zhèn)守遼東,掛征虜前將軍印,充總兵官,進榮祿大夫,左都督。明英宗復(fù)辟后,天順初年封奉天翊衛(wèi)宣立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豐潤伯,子孫世襲。四年后卒,追封豐潤侯,溢莊武。元配:李氏先卒,封伯夫人。繼配李氏封伯夫人,生子三,文粦,寬讓,寬柏,其守生誓,以死殉葬,詔表貞烈。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二十代。

曹源海:字砥瀾,元至正二十六年丙午生,明正統(tǒng)十年乙丑卒,與宋忠靖公張詠之后、奉訓(xùn)大夫均州知州張汝交厚,曹源海于洪武十八年初修衡山曹氏族譜,由張汝作序。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二十一代。

曹文粦:曹德義長子,字玉白,襲職膺都督督府都左僉事,明憲宗時以子貴追封豐潤伯。配薛氏,武陽侯之女,追封伯夫人。繼配鄧氏,封太夫人,生永振。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二十一代。

曹徵熙:字志銘,號紹湯,衡州衛(wèi)七缺,明洪武二十一年戊辰生。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二十一代。

曹志龍:字顯麟,號冠群,官指揮,明永樂六年戊子生,成化十二年丙申卒。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二十一代。

曹永太:字伯通,明永樂十八年生,正德丙寅歿,壽八十七。天順初翁尚義納粟冠帶給左待郎,文憑舉鄉(xiāng)飲大賓。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二十二代。

曹永振:曹文粦之子,字懋勛,明正統(tǒng)三年戊午七月十四日生。年二十九以嫡孫襲伯爵,成化初充總兵,明憲宗時掌南京前軍都督府事操江總?cè)?,鞠躬盡瘁于宏治己酉五十二歲卒任上。元配顧氏,鎮(zhèn)遠侯顧成第三女,早卒贈伯夫人,繼配鄭氏贈伯夫人,生子二,友愷,友恂鄭出往南直隸江南別為系。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二十二代。

曹友愷:曹永振之子,明景泰年生,往南直錄,世襲伯爵。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二十三代。

曹友憲:號甘棠,任貴州倉宜大使,明成化二十一年乙巳生,嘉靖癸亥年歿。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二十三代。

曹廷宥:號秋塘,任四川監(jiān)課使。明正德六年辛未生,萬歷丙申歿,壽八十六。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二十四代。

曹廷貴:字良也、號欽齊,原籍江南蘇州府吳縣家虎邱中,宏治己酉鄉(xiāng)試舉人,歷官廣西南寧府別駕,蒞任三載政清刑簡,士民歌頌碑記,年老請休,歸時書劍之外別無長物,正德十四年五月二十九卒于途,溢清惠先生。配連氏。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二十四代。

曹正時:字寅齊,明正德二年丁卯生。任南京香山縣知縣,升授廣東韶州知府,明嘉靖戊午卒任邸,字玉庵侄近岳扶柩歸葬衡山。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二十五代。

曹明鳶:字知先,明隆慶二年戊辰生,萬歷四十七年己未歿,任知州。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二十六代。

曹文林:字懋極,易庵,號損齋,明代天啟丙寅生,順治時進京,康熙時任溫州海防同知,丙辰年卒于任上。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二十八代。

曹錦堂:宣武將軍

曹芳塢:四品閑都府

曹少峰:五品州司馬

曹昌祺:誥封貴州直屬同知

曹藻衡: 國軍少將,湖南衡山人。

曹馨標: 國軍少將,1893年生,字萬雄(曹萬雄),湖南衡山人, 保定軍校第三期生步兵科,北伐戰(zhàn)爭時期任黃埔軍校教官,1927年任黃埔軍校長沙分校政治第2大隊上校大隊長。后任第二十二軍少將參謀處長,1936年任軍事參議院少將諮議。

曹承彬: 國軍少將,1904年生,字述言,湖南衡山倉山門前人,黃埔軍校四期生步兵一團六連,國民黨第10綏靖區(qū)政工少將處長。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三十六代。

曹振鵬:國軍中將,(1906~2002),字述佐,湖南衡山人, 黃埔軍校政治研究班第一期,后續(xù)入黃埔軍校高等教育班第二期培訓(xùn)畢業(yè)。日寇侵占東北,曹振鵬隨何應(yīng)欽北上前線,任佐理訓(xùn)政,整軍抗戰(zhàn)。后調(diào)南京,歷任政訓(xùn)室上校主任、軍委會計政室主任、軍政部第四計分處 少將處長、國防部預(yù)算局局長、中將。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三十六代。

曹潤德: 少將 ,1962年9月生,湖南衡山人,西部戰(zhàn)區(qū)空軍某部政委。

曹水成 : 大校,歷任新疆公安邊防總隊副總隊長,甘肅公安邊防總隊總隊長。

曹定云 :1939年9月生,湖南衡山人,中國科學(xué)院研究員,主要從事甲骨文、古文字和殷商考古研究。1963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xué)歷史系考古專業(yè),1963年7月入中國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1965年春首次參加安陽殷墟發(fā)掘。1973年發(fā)掘安陽小屯南地,共發(fā)現(xiàn)甲骨刻辭4500余片,是建國后考古十大發(fā)現(xiàn)之一。 1975一1983年參加考古所小屯南地甲骨整理工作,完成《小屯南地甲骨》一書的編寫并于1994年獲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優(yōu)秀科學(xué)成果獎。主要代表作有《殷墟婦好墓銘文研究》等。

曹金華:1974年1月生,湖南衡山人,字希遠,號南岳山人,中國當(dāng)代全能型書畫家,國家民族畫院畫家,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xué)會會員,湖南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湖南油畫學(xué)會會員,湖南工筆畫學(xué)會會員,北京工筆重彩畫會會員,廣東中國畫學(xué)會會員。作品二十余次參加國家級書畫展,多次獲中國文化部、中國文聯(lián)、中國美協(xié)、中國書協(xié)優(yōu)秀獎,國畫、油畫、書法作品累計800余幅被首都博物館、江西博物館、青海博物館、關(guān)山月美術(shù)館等百余家國家博物館、美術(shù)館收藏。大唐光祿大夫曹啟宗第三十八代。

Hash:e6463a31dd6b646c0e4263b5b26dd59ce571d978

聲明:此文由 書畫經(jīng)典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