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道教建筑代表:媧皇宮、九江圣母廟、城隍廟、呂仙祠、玉皇閣
邯鄲特殊的地形、地理位置以及道教中風水學說等因素,這些對于邯鄲道教建筑的選址有著很深的影響。其次,由于邯鄲道教建筑隨著道教發(fā)展需求的變化,道教逐漸的民間化,為了民眾可以更加方便祭拜神靈,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城鎮(zhèn)道教建筑。
道教建筑選址、布點的要求,不外乎三種功能:靜修(包括煉丹)、祀神以及弘道。中國自秦漢以來,道術之士往往選擇深山幽谷靜修,如張道陵、葛洪等人無不將隱居修仙或者煉丹之所選擇在名山奇洞之中。青城山是漢末張道陵修道和創(chuàng)教的地方,并在此布設道教宮觀,山下還有長生宮、建福宮等道教宮觀,這些道教宮觀大多選址在山奇水秀的風水寶地。祭祀的道教宮觀大多選址在名山之麓或山頂,如岱廟建于泰山南麓,媧皇宮建于鳳凰山山腰處。唐、宋、元之后,道教人士更有意與皇權結合,借以弘揚道教,于是道教建筑開始在都府城鎮(zhèn)建造,全真道的十方叢林便是如此。
如成都青羊宮、北京白云觀等,就是選址于城鎮(zhèn)的道教建筑的代表??傮w上來說,邯鄲地區(qū)道教建筑選址類型多樣,不同類型的道教建筑各有其自身特點,可以分為山林型道教建筑與城鎮(zhèn)型道教建筑。
山林型道教建筑在邯鄲地區(qū)道教建筑的選址上,道士們將山林作為道教建筑的首選之地。邯鄲涉縣媧皇宮,就是山林道教建筑的典型代表。媧皇宮位于涉縣西北 10 公里的鳳凰山(古中皇山)上,是全國五大祭祖圣地之一,相傳是當時女媧“煉石補天,摶土造人”之處,被譽為“華夏祖廟”,現(xiàn)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鳳凰山林間蔥郁,流水環(huán)繞,景色優(yōu)美,被稱為“天造地設之境”,十分符合修道者對修身場所的追求。根據碑文記載,媧皇宮最早建于漢文帝時期,初建時期,媧皇宮規(guī)模很小,僅有“神廟三楹”,后來歷經 1400 多年歷朝歷代的修建,已經形成了占地 1.5 萬多平方米的道教建筑群。
在道教的傳說中山林是仙人在人間的游玩之地,是天與地的交匯之處,道教建筑建于其中可以方便修道者與神靈溝通。其次,幽深的自然環(huán)境給修道者營造了一種神仙圣境的氛圍,是一種清心修仙的寧靜環(huán)境,同時也是絕佳的修仙風水寶地,因此,道教建筑首選建于山林之中。如著名的湖北武當山道教道場、四川都江堰青城山道教道場、河北邯鄲涉縣媧皇宮道教宮觀等等,都是選址于大山之中的典型代表。
山林中的道教建筑還可根據其選址位置分為山頂和山間兩種。除了媧皇宮是之外,另一處位于山林的道教建筑就是位于邯鄲西北、我國最早的武當山—古武當山(也稱北武當山)之上的真武廟。古武當山位于邯鄲市武安市西北的太行山深處,真武廟位于武當山的北頂之上,海拔 1400 米,依自然山勢而建,坐西北面朝東南,一共有上、中、下三座院落組成,古建筑主要由真武殿、拜殿以及山門組成。北頂的真武廟為上廟,與上廟相對應的是位于山腳下的下廟,下廟坐北朝南,正殿由真武殿、藥王殿、菩薩殿組成,東配殿為碧霞元君殿,西殿,山門等。
九江圣母廟也是邯鄲山林道教建筑的代表。九江圣母廟位于武安市管陶鄉(xiāng)館陶村北 200 米處野峪河北岸的山坡上,坐北朝南,掩于山林之中,山坡下有一條甬道通向廟宇。九江圣母廟始建于元代,于清代重修,呈回字形布局,共有殿宇14 座,計 45 間,建筑面積約為 1000 平方米。九江圣母地處南洺河東岸,野峪河北岸的山坡上,最開始是專為鎮(zhèn)水患而建,它既是邯鄲市山林道教建筑的代表,同時也是水湖兩岸道教建筑的代表。此外東周莊云霄觀,位于武安市北安莊鄉(xiāng)東周莊村北 1 公里處的栗山上,海拔 257 米,整個建筑群坐落在栗山山頂之上。
城鎮(zhèn)型道教建筑邯鄲山林型道教建筑主要是道士們靜修(煉丹)的場所,而祀神和弘道則更加注重道與民的聯(lián)系,所以邯鄲地區(qū)這種功能的道教建筑選址多會選擇在靠近人口聚集的城鎮(zhèn)、城市近郊或周邊的村落之中,從而滿足道眾和群眾祈神拜神以及傳道的目的。
邯鄲自早期太平道產生開始,就受到太平道的影響,在曹魏時期,更是一度成為北方的道教中心,道教的各種流派都在邯鄲有傳播。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到金元時期,道教作為統(tǒng)治者鞏固政權的手段,開始在城鎮(zhèn)中出現(xiàn)大量的道教宮觀。
到了明清時期開始,由于統(tǒng)治者政策的變化,邯鄲市道教開始逐漸走向民間化,并且在民間開始迅速發(fā)展起來,道教建筑也開始選址在城郊和周邊的村落。道教文化也逐漸吸收和融合了當地的民俗文化,形成了獨具邯鄲地域性特色的道教文化。道教祭祀的神靈中不僅僅只有道教神話中的正統(tǒng)神仙,還出現(xiàn)了如真武大帝、關帝、碧霞元君、九江圣母、龍王等大量的民俗神仙,并且這些神靈得到了大量群眾的認可,在人口聚集的城鎮(zhèn)、城郊以及周邊村落出現(xiàn)了大量的關帝廟、龍王廟、城隍廟、碧霞元君廟、真武廟、財神廟等民俗神廟。這些廟宇的選址與民間文化和道教傳播的需求有著重要的關系。
邯鄲的道教建筑選址建在城鎮(zhèn)的不甚繁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道教建筑有:
(1)武安城隍廟:城隍廟位于武安市城區(qū)武安鎮(zhèn)廟路街西端門牌 14 號,武安城隍廟為明代建筑遺存。據記載城隍廟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是統(tǒng)治者行政教育的活動場所。城隍廟建筑北朝南,為南北中軸線對稱建筑,原建筑有戲樓、大門、二門、拜殿、中殿、寢殿,均建于中軸線上,中軸線兩側建有東西廂房和鐘鼓樓,占地面積為 6000 平方米,距今已經有 600 多年的悠久歷史。城隍廟經過幾百年無數次的地震和水災,現(xiàn)僅存拜殿、中殿、寢殿三座建筑,建筑面積 1100 平方米。武安城隍廟是北方民族文化的產物,是榫卯結構木構建筑的代表,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2)黃粱夢呂仙祠:呂仙祠位于邯鄲市北郊 10 公里黃粱夢鎮(zhèn)黃粱夢村東南部,根據歷史文獻和歷代維修碑刻記載,唐末宋初時期已有祠宇。現(xiàn)存的呂仙祠為明代嘉靖二十八年(1549 年)重建,清代續(xù)修的古建筑群。黃梁夢呂仙祠為供奉呂洞賓等八仙為主的全真教道觀。呂仙祠建于黃粱夢村,正對村子的活動場所,整個建筑群與民居相鄰而建,完全融合在古鎮(zhèn)之中,成為片區(qū)中心。
(3)紙坊玉皇閣:紙坊玉皇閣位于峰峰礦區(qū)臨水鎮(zhèn)東、西紙坊村之間,滏陽河北岸。玉皇閣為祭祀玉帝而建。玉皇閣始建于明代隆慶萬歷年間(1567-1573年)。玉皇閣為磚石仿木結構建筑,俗稱無梁閣。玉皇閣分為上下兩層建筑組成,下層為閣,閣上建玉皇殿,統(tǒng)稱玉皇閣。紙坊村由于靠近香火十分鼎盛的響堂山石窟,信中對香燭福禮的需求十分龐大,所以不斷有人在此地定居、擺攤設點,因此紙坊村的信徒十分眾多,玉皇閣也在后來隨之產生,屬于該村的民間宗教建筑。
閣平面為長方形,坐北朝南,石結構。玉皇殿位于閣頂部中心位置,平面呈回廊形,墻體為青石包砌。玉皇閣是我國歷史上明代保存下來的較為完好的磚結構樓閣,為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中國著名古建筑專家羅哲文先生曾先后兩次考察玉皇閣,給予了玉皇閣極高的評價,稱玉皇閣為“江北第一閣”。
每逢道教節(jié)日,周圍的村民信眾都會在此地舉行盛大的廟會活動。除此之外,邯鄲地區(qū)還有大量位于村落以及城市周邊的道教建筑,多為紀念歷史上有杰出貢獻的人物或當地的民俗神仙,形制不是很大,如常樂村龍王廟、磁縣磁州城隍廟、柏林村后土行宮、峰峰礦區(qū)嘉應靈慧廟等等,都是位于村落中,與周圍居民聯(lián)系十分緊密的道教小型建筑;也有少數規(guī)模較大,與信眾居民聯(lián)系較為緊密的,祭祀道教正統(tǒng)神仙的道教建筑,如邯鄲黃粱夢呂仙祠、涉縣更樂大廟、邯鄲縣西望莊老爺廟、峰峰礦區(qū)義井龍王廟等等。
由于邯鄲的地理環(huán)境復雜多變,很多的道教建筑選址都不可能完全按照理想的風水學選址模式去選擇道教建筑的地址,但是在選址時,對基址的風水勘察都是十分重視的,盡可能的符合風水學選址要求。例如在黃粱夢呂先祠,有了流水與良好的環(huán)境,但是缺少了“山”勢,于是人們在后院中加入了一座假山,來使之達到完美;還比如在九江圣母廟的選址中,九江圣母廟坐落在上腳下,周圍環(huán)境良好,但是無流水或者河流,缺少了“水”,為了彌補這一缺處,人們在九江圣母廟前開鑿了一條溝渠,引入流水,以達到風水學上選址的完美。
感恩相遇,承蒙厚愛,我是小周周,喜歡請關注,咱們下一篇文章見!
Hash:812bc7d653235b48580b8a1461287f3978031dc5
聲明:此文由 小周周有話說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