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中原,從這些文物看那時的鼎盛繁榮!

河南省地處中國中部平原地區(qū)(又稱中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中,有20多個王朝在這里建立都城,前后跨越三千余年。漢代至唐代(公元前202—公元907年),中國文明經歷了漢民族主流文化的整合定型,南北朝時期的民族大融合,及唐代文化的鼎盛。河南洛陽、許昌、安陽先后成為都城,中原地區(qū)成為這一時期的核心。

漢代隨著大一統(tǒng)的政治局面的形成,以莊園經濟為特征的農業(yè)社會形態(tài)使生產力得到發(fā)展。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少數(shù)民族南遷,與中原的傳統(tǒng)文化相融合,文化形態(tài)更加豐富多彩。隋唐時期,國際大都會洛陽城規(guī)模宏大、經濟發(fā)達、人才聚集,呈現(xiàn)出鼎盛繁榮的景象。

第一部分 世俗生活

第一單元 構建精巧的漢代民宅建筑

兩漢時期是中國民族建筑藝術的形成階段,以木構建筑為主的建筑體系已基本完善。它以木材構成各種形式的梁架作為整個建筑物承重的結構主體。在以家族為核心的社會基本結構和以農業(yè)為特征的經濟形態(tài)的作用下,形成了以四合院為基本構成的建筑格局。

灰陶院落

西漢

河南省鄭州市乾元街7號出土

長82,寬80,通高73厘米

灰陶院落說明:宅院建筑是漢代莊園生活的場所,以長方形或方形的嚴正四合院布局為基礎。這組漢代灰陶院落是由門房、闕樓、廂房、廚房、倉樓、豬圈等組成,是西漢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經濟生活的真實寫照。

庭院畫像磚

東漢

1959年河南省鄭州市南關隴海路159墓出土

長119,寬49,厚45厘米

庭院畫像磚說明:磚上圖案為模制的完整庭院,前有道路通向大門,雙闕聳立。內院有高大建筑,院墻曲折有致,屋頂為四阿式,瓦壟清晰。院內外樹木叢生,瑞禽棲息。

綠釉二層陶水榭

東漢

河南省靈寶市張灣2號墓出土

通高54,池邊長40厘米

水榭說明:榭是建在高臺上的木結構建筑物,臨水而建稱為水榭,是古人休憩的場所。

多層建筑明器組說明:土木結構的多層建筑漢代已漸成熟,漢代建筑明器中反映了漢代多層建筑的式樣。多層建筑有望樓、戲樓、倉樓和閣樓等。

綠釉四層陶樓院

漢代

河南省三門峽靈寶市出土

高90,進深31,面闊28厘米

第二單元 安居樂業(yè)的農耕生活

中國文明的主體是由遠古農耕文明發(fā)展起來的。到兩漢時期中國的農業(yè)有了較大的發(fā)展,當時糧食從生產、加工、貯藏、烹飪都已經達到相當水平。與糧食生產相適應以家庭為單元的家畜飼養(yǎng)也較為普遍。

彩繪四層陶倉樓

東漢

河南省焦作市出土

通高131,面闊68,進深54厘米

“東井滅火”陶井

漢代

1960年河南省中州大渠偃師段出土

高12.2、井徑長16.9;井徑寬24.6厘米

第三單元 漢代樂舞藝術

進入漢代,封建社會體制初步建立,人的個體得到了進一步的解放。漢代人張揚的個性,浪漫的情懷,在勞動之余通過藝術形式得以抒發(fā)。在出土的漢代陶俑、壁畫、畫像磚(石)等文物中,發(fā)現(xiàn)有大量樂舞、雜技等場景。

灰陶尊上倒立俑

漢代

河南省濟源辛莊鄉(xiāng)北官莊出土

高19厘米

戲車畫像磚

東漢

新野縣任營村采集

殘長62、寬32、厚5厘米

第四單元 南北交匯 胡漢雜糅

從公元3世紀的漢末至公元6世紀一統(tǒng)的隋唐王朝建立止,中國歷史進入了大約400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紛紛進入中原,中原士族大批南遷。中原文化在吸納、融匯、播遷中,呈現(xiàn)出新的面貌。

貢獻畫像磚

南朝

1958年河南省鄧州學莊村出土

縱38、橫19,厚6厘米

貴婦出游畫像磚

南朝

1958年河南省鄧州學莊村出土

縱38、橫19、厚6厘米

黃釉舞樂陶扁壺

北齊武平六年(公元575年)

安陽市范粹墓出土

高20厘米 寬16.5厘米 口徑6厘米

黃釉舞樂陶扁壺說明:扁壺形狀類似西域皮囊壺,在壺腹兩面,模印著源于西域游牧民族的“胡騰舞”圖案,說明西域文化通過絲綢之路進入中原的歷史事實。

第五單元 繁榮開放的隋唐社會生活

中華歷史在經歷了魏晉南北朝多元文化的沖突、激蕩、融合之后,于公元589年隋朝統(tǒng)一中國,開啟了歷史上的又一盛世——隋唐。由于東西方文化的交融,隋唐時期的人文風貌呈現(xiàn)出開放進取的積極姿態(tài),在保留中華傳統(tǒng)的文化基礎之上,融匯了西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

唐代社會開放,環(huán)境寬松,女性有較多自由,在社會生活的勞作、樂舞、騎馬、出行、射箭、打球、斗雞、飲酒等領域,都有女性身影。女性形象在陶塑藝術中得到了突出表現(xiàn),從不同角度形象地反映了隋唐時期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

彩繪陶坐部伎樂俑群

隋代

1959年安陽市張盛墓出土

最高18.5厘米

最低17厘米 隋代彩繪陶坐部伎樂俑群說明:八個跽坐演奏的女樂手分持不同樂器,梳隋代流行的盤桓髻,著窄袖短襦,外罩長衫,鋪地長裙為紅彩條紋的“間色裙”,她們姿態(tài)各異,組成殿堂上的宴饗樂舞演出的場面。

白陶糧食加工作坊(一套4件)

隋代

1959年安陽張盛墓出土

最高23,最低14厘米

紅陶女俑

唐代

河南省洛陽市出土

高37厘米

三彩武士俑(戴盔)

唐代

1931年河南省洛陽市出土

高87.5厘米

彩陶

唐代

河南省鄭州市上街區(qū)出土

高52厘米

海獸葡萄紋銅鏡

唐代

河南省文物隊移交

直徑19.9厘米,重1.65千克

提梁銀罐

唐代

河南省洛陽市出土

高9.7、口徑8厘米

第二部分 宗教信仰

儒學是中國封建大一統(tǒng)政權的理論支柱。先秦時期產生的道家思想,在漢代開始出現(xiàn)宗教化。佛教自漢代由西土傳入,在中原落地生根,逐步世俗化。進入隋唐時期,在文化上實行了兼容并包的政策,三教合流的趨勢明顯,最終促進了多元宗教文化的發(fā)展與互相融合。

一、對死亡彼岸的信仰

中國古代慎終追遠、靈魂不死的傳統(tǒng)觀念,形成了“事死如事生”的特有喪葬禮制。人們通過各種埋葬器物和喪葬儀式,以追求死后彼岸世界的享樂和靈魂的永生。

金縷玉衣

西漢

1986年河南省永城芒山鎮(zhèn)僖山漢墓出土

長180厘米寬125厘米

玉衣說明:玉衣是漢代王公貴族以期保護尸體不朽的特有葬具。根據(jù)亡者的等級,有金鏤、銀鏤、銅鏤、絲鏤之分。這件玉衣是西漢梁王的殮服,由2008個玉片用金絲聯(lián)綴而成,按人體部位分別制成頭罩、臉蓋、上衣、袖、手套、褲和腳套等。

鎏金節(jié)約

西漢

河南省永城市保安山漢墓出土

厚2.6、直徑4.1厘米

白釉黑彩瓷人面鎮(zhèn)墓獸

隋開皇十四年(公元594年)

1959年河南省安陽市張盛墓出土

高49厘米

鎮(zhèn)墓獸說明:打鬼驅邪、鎮(zhèn)守墓葬的觀念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喪葬觀念之一。死者的亡靈除了希望在墓中繼續(xù)享受榮華富貴外,還希望免除受到邪惡、鬼怪的侵害、滋擾。鎮(zhèn)墓獸就是依據(jù)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出來,安放在墓中鎮(zhèn)墓避邪的怪獸。

青釉堆塑人物谷倉罐

魏晉

腹圍14.50;高46.30;底徑15.00 厘米

谷倉罐說明:谷倉罐屬明器,即“送死之器”,供死者在冥間生活之用,其造型類似生活中的壇子。作為殉葬品,它還有安撫死者的意義。這件谷倉罐上堆塑了若干個舉喪致哀、雙手合十的人物形象,儼然一個喪葬儀式場面。谷倉罐上部中央的主體建筑重檐廡殿,四角設望樓。

二、儒學

儒學是由孔子創(chuàng)立的,規(guī)范人的道德行為,為統(tǒng)治者提供治國理念的思想文化體系。漢朝將儒學立為官學,設太學為傳授儒家經典的國家最高學府,從此以后儒家經典成為國家教育和中國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

辟雍碑拓片

西晉咸寧四年(公元278年)

原碑1931年河南偃師西南東大郊北漢晉辟雍遺址出土

辟雍碑拓片:辟雍碑記載了西晉皇帝及太子三次蒞臨太學的史實。洛陽太學創(chuàng)建于東漢建武五年(公元29年),后屢經擴建,至永建六年(公元131年),太學生達三萬余人,歷經東漢、曹魏、西晉三百余年,規(guī)模之大在中國乃至世界教育史上是罕見的。

《熹平石經》殘石

東漢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公元175-183年)

洛陽市太學遺址出土 高20、寬12、厚6厘米

熹平石經:為統(tǒng)一經學版本,減少傳抄中的謬誤,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參校諸體文字經書,以隸書書寫經文及??辩澘淌⒂诼尻柼珜W,歷時9年,共刻7部經典于46塊石碑之上,后世稱為“熹平石經”,這是古代最早的官定儒學經書版本。

三、道家思想

崇尚自然,主張清靜無為的中國道家思想,到兩漢時期向著世俗化與宗教化方面發(fā)展。漢代精神世界彌漫著濃厚的神秘主義氣息,長生不死、羽化升仙思想盛行,成為道教產生的根源。

紅綠釉陶都

西漢

河南省濟源市出土

高63厘米

桃都樹說明:桃都樹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樹,頂端棲息著為天下報曉的神雞—天雞。

怪獸陶壁壺

西漢

滎陽北邙鄉(xiāng)??谟鐾?/p>

高26.3厘米

四、佛教的傳入與壯大

佛教起源于印度。自漢末(公元1世紀左右)傳入中國,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在洛陽建立了中國第一所佛教寺院――白馬寺北魏時期,佛教在中原地區(qū)得到進一步發(fā)展,禮佛之風極濃,都城洛陽建佛寺千余座,并始鑿龍門石窟、鞏縣石窟。隋唐時期,佛教的發(fā)展全面世俗化,影響滲透到物質、精神生活的諸多方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和風俗習慣。

田延和造像碑

北魏 1973年河南省淇縣城關出土 高96厘米

犍陀羅藝術,是典型的東西方文化融合的產物,是一種以希臘藝術形式表現(xiàn)佛教內容的新的藝術。這件佛像的高肉髻、頭光、手印等因素,都源自犍陀羅,而頭戴的三花冠,則有波斯風格。佛和菩薩的面相和佛的褒衣博帶大衣,明顯的被中國化了。

青釉蓮花八系尊

北朝 河南省鶴壁市出土 足徑10.5,高36.4,口徑14.8厘米

藍釉陶凈瓶

唐代 1978年河南省洛陽市出土 高23,腹徑35厘米

第三部分 盛世陶瓷

瓷器是中國人的重要發(fā)明,對世界物質文明有重大貢獻。根據(jù)現(xiàn)有資料,最早的原始瓷器發(fā)現(xiàn)于距今4000多年的河南偃師二里頭夏代遺址中。漢至隋唐是中國瓷器的成熟期,瓷器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低溫鉛釉陶的發(fā)明,是漢代陶瓷工藝的一個重大成就。南北朝時期,在白瓷上開始施以彩釉,直接導致了唐代三彩器的出現(xiàn)。

白釉綠彩三系瓷罐

北齊(550-577年)

河南省安陽市洪河屯范粹墓出土

高12.5、口徑4.6、腹圍38厘米

白釉綠彩三系罐說明:范粹墓出土的白釉瓷器,胎白而堅,釉薄而透明,已初步具備了白瓷的特征。其中的白釉三系瓷罐在乳白色透明釉上施綠釉,這一工藝開唐三彩之先河。

【唐三彩與鞏義黃冶三彩窯】

說明:唐三彩是以白色高嶺土或紅色粘土作胎素燒,然后施以含有鐵、銅、鈷、錳等不同呈色劑的彩釉,再次入窯焙燒而成的一種鉛釉陶器。燒制過程中,各種色釉流動浸潤,呈現(xiàn)出絢麗斑斕的藝術效果。河南鞏義黃冶窯是唐代燒制三彩器的重要窯址之一。

三彩罐

唐代

高12.1、口徑10.5厘米

三彩帶蓋罐

唐代

高24厘米

三彩貼花小柜

唐代

河南洛陽出土

高17.2、長20、寬16.6厘米

三彩人物鳳首壺

唐代

1965年河南省洛陽市東郊塔灣村出土

高32.5、底長10、寬9厘米

【白瓷】

唐代瓷器素有“南青北白”之說,這反映了當時南、北方瓷器的主要特點。白瓷產生于北齊,由北方青瓷演變而來,隋唐臻于成熟。河南安陽、鞏義、登封等多處瓷窯燒制出了許多胎質細膩、釉色透亮、潔白如玉的白瓷精品。唐代白瓷的成熟為以后彩瓷的誕生和發(fā)展提供了重要基礎。

青釉環(huán)形雞首瓷壺

隋代

新鄉(xiāng)博物館移交

底徑6.2、口徑7.3、高25.2厘米

【花釉瓷】

花釉瓷是唐代出現(xiàn)的瓷器新品種,窯址在河南魯山。這種瓷器一般在黑、褐、藍等深色釉上飾以天藍、月白等淺色斑點,經高溫焙燒后產生窯變,形成塊狀彩斑,深淺相襯,格外醒目?;ㄓ源蔀楹笫?a href='/techan/25277' target=_blank>鈞瓷的出現(xiàn)奠定了技術基礎。

花釉瓷雙系罐

唐代 征集 高15厘米,足徑9.8,口徑11厘米

故宮收藏唐三彩欣賞

三彩馬,唐,高76.5cm。

此馬兩耳上聳,雙目圓睜,直立于托板上,表現(xiàn)出佇立時寧靜的神態(tài)。頭戴絡頭,身披攀胸和鞦帶,上掛杏葉形飾物,馬背配鞍,外包鞍袱,下襯雕花墊和障泥,尾系花結。通體施白、綠、赭三色釉。

此件唐三彩作品造型準確,比例勻稱,挺拔有力的四腿刻畫得尤其生動。

馬在唐朝之所以受到重視,與李唐王朝本身具有游牧民族血統(tǒng)有關。李世民將騎馬狩獵視為大丈夫三大樂事之一,讓閻立本畫出昭陵(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六駿樣本,命工匠雕刻成石質浮雕,永遠陪伴其左右。唐玄宗李隆基馴養(yǎng)舞馬在自己生日的千秋節(jié)上應節(jié)踢踏,翩翩起舞。詩人李白吟出“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之佳句。馬是唐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唐代墓葬中出土三彩馬眾多,反映出唐人對馬的喜愛。

三彩文官俑,唐,高72cm。

文官俑頭戴小冠,著寬袍大衣,外罩裲襠,腳穿如意頭云履,雙臂抱于胸前。釉色以褐、綠、白為主。

唐朝葬俗中,人死后多隨葬各種明器,地位較高的隨葬常達數(shù)百件,其中文官俑、武士俑、鎮(zhèn)墓獸為常見明器。文官俑多長袍大袖,雙手拱立,神情肅穆莊重。

三彩天王俑,唐,高118cm,寬50cm。

天王俑頭頂置一展翅欲飛之鳥。雙眉緊蹙,雙眼圓睜,張嘴露齒。一手叉腰,一手握拳上揚。身穿明光甲,龍首護膊,腹部有護甲,腰中系帶,腰下垂膝裙,下縛吊腿,右腿直立,左腿微曲,踏在臥牛之上。臥牛下為山形座。通體以綠、褐、白三色釉為主,釉色鮮艷明亮。

天王俑是唐朝葬儀的組成部分之一,起鎮(zhèn)墓作用。它與鎮(zhèn)墓獸一起,多擺設在墓道或墓室前面,鎮(zhèn)墓獸在前,天王俑在后,通常成對出現(xiàn),左右各一,文獻中將它們合稱為“四神”。

三彩武士俑,唐,高105cm,寬44cm。

武士俑面部敷粉畫彩,不施釉,頸下施黃、綠、白三色釉。頭束發(fā)髻,二目圓睜,雙眉濃重,大鼻頭,鼻下胡須向兩側上翹,面相異常兇猛。身穿明光甲,胸前左右各有一圓護,肩覆披膊作龍首狀。右手握拳上舉,左手叉扶于腰際。足蹬高靴,直立于鏤空座上。

此件武士俑形神兼?zhèn)?,氣宇軒昂之態(tài)顯露無遺,精工制作,是一件上佳的藝術珍品。

三彩胡人牽駱駝俑,唐,駱駝高70cm,長51cm,傭高68cm。

俑白色陶胎,面部敷粉畫彩,身施黃、綠、白三色釉。深目高鼻,胡人形像。頭戴折沿尖頂帽,身穿窄袖長袍,領口外翻,內著半臂,腰后系一包袱,下著裙,足蹬長靴。雙手握拳,姿勢呈拉韁繩狀。駝俑為雙峰駝,上有氈墊,周身以黃釉作為主色調。駝首上昂,張嘴作嘶鳴狀。腰身略長,四腿直立于長方形托板上。

這組唐三彩俑比例和諧,神情準確。

“胡人”是古代漢人對西北少數(shù)民族的稱呼,并擴而大之,涵蓋中亞、西亞等少數(shù)民族與國家。由長安通向中亞、西亞以至于阿拉伯絲綢之路是中國對外交通、貿易的重要紐帶,唐代時這條商路更加繁榮,商隊絡繹不絕。駱駝是商客的坐騎,也是托運物資的工具,被稱為“沙漠之舟”。墓中以胡人牽駝俑作為隨葬品,是對唐代現(xiàn)實生活的生動反映。

三彩武官俑,唐,高70.5cm。

俑頭戴鹖冠,高鼻深目,八字胡須,著寬袍大衣,外罩裲襠,腳穿如意頭云履,雙拳相握,置于胸前。鹖冠施朱,冠、發(fā)、眉、眼、胡須施墨,唇紅。

此三彩武官俑神情莊重,釉色以褐、綠、白為主,色澤鮮艷流暢。

鹖(hé 音合)為古書上說的一種善斗的鳥。唐朝時鹖冠中的鹖多為小雀狀,頭朝下,兩翼匍匐。鹖冠流行于盛唐,至中唐以后則少見。

(文章源自網絡 版權屬原作者)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chuàng)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諒解!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部發(fā)布文章,敬請注明出處。謝謝合作

Hash:bfbfae79951ec21376867e3e3d95b84890c28b05

聲明:此文由 收藏瞭望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