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萬三出錢為張士誠雕碑,朱元璋責(zé)問他,沈萬三用“這句話”保命

蘇州北塔寺中,矗立著一塊奇怪的石碑,據(jù)說該石碑是由元末大富豪沈萬三出資,專門為張士誠所雕刻的一塊紀功碑。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塊石碑,沈萬三差點被朱元璋降罪,幸虧他說了一句話,才保全了性命。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wǎng)絡(luò),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nèi)容無關(guān),請勿對號入座)

元朝末年時,朝廷苛捐雜稅日益繁重,致使百姓生活困苦,在忍無可忍之下,各地民眾紛紛舉起義旗,反抗元廷暴政。元末農(nóng)民軍勢力頗多,其最大的一支,就是韓山童與劉福通所帶領(lǐng)的紅巾軍,而朱元璋與陳友諒,都是于此處崛起的梟雄。談到元末梟雄,絕對不能繞過一個著名的人物,此人正是張士誠,一位獨立于紅巾軍系統(tǒng)之外的農(nóng)民軍領(lǐng)袖。

張士誠原名張九四,泰州興化白駒場人。在元至正13年時,作為鹽販子的張士誠,對于朝廷鹽警的欺壓勒索十分不滿,遂與其弟弟張士德、張士信率鹽丁起兵,并順利攻下泰州、興化、高郵等地,自稱為吳王割據(jù)一方。張士誠在江南地區(qū)經(jīng)營多年,具有極強的勢力,卻最終因兵敗,成為朱元璋的俘虜,被押解至應(yīng)天府路上自縊而死。

在元朝末年的諸多起義領(lǐng)袖中,素來有“友諒最桀,士誠最富”一說,因為張士誠所盤踞的范圍,正是江南富庶之地,其隊伍也一直以兵多將廣而著稱。張士誠雖出身卑賤,卻積極對統(tǒng)治范圍內(nèi)的富商巨賈、文人才子等進行籠絡(luò),意圖收買人心,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當(dāng)?shù)厥考潓埵空\頗有好感,尤其是元末巨富沈萬三,更是吳王府內(nèi)的座上賓。

沈萬三家資巨富,決定帶頭表達一下自己的忠心,于是花高價請來巧匠,為張士誠雕刻一塊紀功石碑。石碑名為“陵平造像碑”,也被稱為是“張吳王紀功畫像石刻”,碑高3.06米、寬1.46米、厚0.4米,整體由青石材質(zhì)制成。

值得一提的是,此碑至今猶存,現(xiàn)坐落于蘇州北塔寺內(nèi),至1924年時,相關(guān)單位曾為其建造了一座碑亭,后又改建為石柱木梁攢尖頂方亭,并加設(shè)木柵欄予以保護。陵平造像碑保存十分完好,全碑自上而下可分4段畫面,記錄的是吳王張士誠會見元使伯顏的過程。

第一段畫面,在繚繞的祥云之中,并肩站立著12個人,他們的身后則是7具華蓋。第二段畫面中心,是一座重檐歇山頂正殿,大殿雄偉莊嚴,且殿后有旗幡迎風(fēng)招展。在大殿當(dāng)中,共有三人面南端坐,中間之人為張士誠,兩旁則是屬下大臣。東西兩楹列案處各坐兩人,西端之人身穿胡服,顯然正是元使伯顏。第三段與第四段的畫面,幾乎與第二段相同,都是表現(xiàn)雙方人員會面的隆重場景。

富豪沈萬三的行為,無疑是想找到更大的靠山。可令他萬萬想不到的是,在元末諸多起義軍勢力的較量之中,陳友諒與張士誠最終被淘汰出局,成為了朱元璋登上皇位的墊腳石。在張士誠被滅掉后,朱元璋開始統(tǒng)轄蘇州等地區(qū),并對原張士誠勢力殘余進行清理。

沈萬三善于洞察形勢,此時張士誠已經(jīng)被滅,天下已經(jīng)改為朱姓,而自己為張士誠所立的石碑,自然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相反,它很有可能會成為招來禍患的“喪門星”。不過一個問題也隨之出現(xiàn),假如沈萬三貿(mào)然將石碑毀掉,不免會有“此地?zé)o銀三百兩”之嫌,沈萬三反復(fù)權(quán)衡之下,最終派人將石碑上的碑文抹掉。正是因為如此,在今日所留的石碑上,仍然有一大塊空白之處,想來這些被抹去的碑文,肯定是沈萬三對張士誠的頌揚之詞。

不過有趣的是,耳目眾多的朱元璋還是知道了此事,為此他專門召見沈萬三詢問緣由。朱元璋開門見山,質(zhì)問沈萬三緣何會為張士誠刻碑?沈萬三深知,如果自己如實交代,很可能會觸怒朱元璋,必然性命難保。幸虧他在商界摸爬滾打多年,隨機應(yīng)變的能力卻也不差,便定了定神道:“吳王殿下(朱元璋為西吳王),草民只是借助“刻碑”之事,行“敗碑”之名。草民一直翹首期盼殿下能一統(tǒng)河山!”。朱元璋他深知沈萬三的詭辯之術(shù),但是此時大軍剛剛進入蘇州,還需要當(dāng)?shù)厥考澲С?,因此也沒有揭穿沈萬三,他聽罷頓時哈哈大笑,轉(zhuǎn)而將此事徹底擱置,兩人另談其他話題。

談到這里,我們還是感嘆世事滄桑,雖然戰(zhàn)爭已經(jīng)遠去,但是此碑能保存至今,可謂是十分不容易,值得我們?nèi)フ湎А?/p>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Hash:402cc726c396781bde1393a36b29740c624b8ae4

聲明:此文由 歷史解密坊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