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游覽燦爛歷史畫卷的湖北襄陽古城墻(22圖)

昭明臺湖北襄陽市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襄陽古城正中。為紀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而建。昭明臺為襄陽標志性建筑。史載:“樓在郡治中央,高三層,面南,翼以鐘鼓,為方城勝跡?!?/p>

外地游客來到襄陽看古城,都是以昭明臺為起點??旎?a href='/dawuhan/' target=_blank>大武漢(鄧眼看世界)已經(jīng)因為各種原因來過襄陽10多次,但這次是因為從河南南陽武漢,特地在襄陽下火車準備好好逛逛襄陽古城墻。

(昭明臺后的古城一條街荊州古治牌坊)

昭明太子為梁武帝長子,生于襄陽,輯《昭明文選》,垂于后世。昭明臺始建年代待考,原名"文選樓",唐代改稱"山南東道樓",舊有唐李陽冰篆書"山南東道"四字石刻。明代更名"鐘鼓樓",嘉靖時稱鎮(zhèn)南樓,清順治重建后定名昭明臺。建筑面南,青磚筑臺,中有條石拱砌券洞,洞高4.5米,寬3.5米。臺上建三檐二層歇山頂樓房5間,高約15米,東西各建橫房4間,臺南鼓樓、鐘樓各一。

(昭明臺后的古城一條街楚北津戍牌坊)

昭明臺雄踞城中,巍峨壯觀,自古被譽為"城中第一勝跡"。抗日戰(zhàn)爭期間,襄陽淪陷,樓毀臺存。1973年夏因久雨塌陷而毀。1993年于原址重建,為高臺基重檐歇山頂式三層閣樓,橫跨于北街入口處。北街是古襄陽城內(nèi)最繁華的商業(yè)街道之一,1993年建成仿古步行一條街,歷時3年完成。重建的昭明臺是用現(xiàn)代建筑材料建造的,臺基上按魏晉風(fēng)格建3層樓閣,整個建筑高達34米。集購物、游覽、文化娛樂于一體。老字號店鋪林立。

陽城位于漢水中游南岸,襄陽城約始筑于西漢高帝六年,三面環(huán)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雄居漢水中游,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自劉表蒞襄作荊州牧治始,歷為州、郡、府、縣治。舊城作為軍壘一直使用到唐代。宋時由原土城改為磚城。襄陽城被歷代兵家所看重,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筑防御體系之一,也是中國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御建筑。

襄陽城總長為7322米,城垣上設(shè)置垛堞4000多個,護城河最寬處250米,襄陽城為保存最完整的十大古城之一 ,自古就有“鐵打的襄陽”、華夏第一城池”之說。襄陽城共有六座大城門,即大北門、小北門、長門、東門、西門和南門。

襄陽城與仲宣樓、鼓樓、襄陽護城河等歷史名勝融為一體,交相輝映,為中華腹地山水名城。襄陽明古城墻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并與國內(nèi)其它古城鎮(zhèn)攜手成立“中國十大古城鎮(zhèn)聯(lián)盟”。

(游人在襄陽古城墻夫人城上游覽)

夫人城位于襄陽城西北角。1982年,襄陽市人民政府修復(fù)城墻垛堞,建紀念亭于城上,內(nèi)塑韓夫人石雕像,辟為旅游景點。夫人城景區(qū)地區(qū)屬北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

東晉太元三年(378)二月,前秦苻堅派苻丕攻打東晉要地襄陽。時東晉中郎將、梁州刺史朱序在此鎮(zhèn)守,他錯誤地認為前秦?zé)o船,難渡沔水(漢水),輕敵疏備;朱序母韓夫人早年隨丈夫朱燾于軍中,頗知軍事。當襄陽被圍攻時。她親自登城觀察地形,巡視城防,認為應(yīng)重點增強西北角一帶的防御能力,并親率家婢和城中婦女增筑一道內(nèi)城。后苻丕果向城西北角發(fā)起進攻,很快突破外城。晉軍堅守新筑內(nèi)城,得以擊退苻丕。

夫人城為一座與襄陽城緊緊相連的城外城。夫人城城墻下邊有一碑刻。這城墻上的匾和下邊的碑刻,系清代同治二年(公元 1863年),襄陽人為緬懷東晉襄陽守將朱序之母韓夫人所筑。它記載著當年激戰(zhàn)襄陽,守將朱序的母親見兒子忙于全面防務(wù),便親自登城巡視,察看地形。她看出城西北角地形險要,必先受敵,便帶領(lǐng)家婢和城中婦女,夜以繼日筑起一座新城。西北角果然最先被敵軍攻破,守城將士移駐新城繼續(xù)戰(zhàn)斗,保住了襄陽城。

后人為紀念韓夫人筑城有功,把此段城墻稱為“夫人城”。漢江畔的襄陽古城墻北門城樓讓人陡生無限敬意。

襄陽城起源最遲在春秋初期,即已存在的北津戍。是楚國北方的一個大型軍事渡口,位于襄陽城西南三里余的真武山、琵琶山北麓。唐以前通過湖東與漢江相貫通的北渠——檀溪水河道可方便出入漢江,江斜對岸是地勢高爽的鐵窗口,可與北津戍對置往來回返的碼頭,具備作大型軍事渡口的優(yōu)越天然條件,成為春秋戰(zhàn)國期間楚國北進、東擴、西拓時楚軍尤其是楚王師出入的聚散地,是一處有相當基礎(chǔ)設(shè)施和舟楫糧秣之備的軍事要塞,逐步發(fā)展成為有相當規(guī)模和戍卒守衛(wèi)的城邑。

因為北津戍突出的交通地位,兩漢(西漢、東漢)在此設(shè)縣,北津戍治遂成為縣治。又因漢水在洪水季節(jié)攜帶的大量泥沙使檀溪水道不斷淤高,城西之水大約于秦漢時在雨季和洪水季節(jié)被迫改道襄陽城南諸山北麓轉(zhuǎn)峴山東麓,最后從峴山南的觀音北流入漢江,稱之為襄水,于北津戍所設(shè)縣因位于漢水之陽而被改稱為襄陽縣,北津戍故城遂被稱之為襄陽城。

初平元年,劉表在襄陽城東北修筑了新的州城。通過對《水經(jīng)注》、《梁書》等史籍記載的考證不難初步得出結(jié)論。

(襄陽自古都屬荊州古治)

北魏末至唐前期襄陽城向東、向北遷移。唐代襄陽城內(nèi)所立碑刻和文獻記載:北魏后期至唐中期以前,劉表墓及其地面建筑從襄陽城東門外移到東門內(nèi),據(jù)此和其它文獻資料可推定襄陽城于此間向東、向北遷移了1里許。西城墻已遷到現(xiàn)今的位置,如今的夫人城已是城的西北角,東城墻約在城內(nèi)的荊州街一線,荊州古治可能為城的東北角,昭明臺前為城內(nèi)的大十字街。神龍元年張柬之為襄州刺史,遇漢水暴漲,他利用兩漢襄陽縣城和三國至唐前期襄陽府城垣于城西修筑了防洪大堤。

文獻記載唐宋元襄陽城周九里。南宋在襄陽城東南西三個城門上增建了甕城,重要位置包砌了磚墻,在城垣上增筑了馬面和看樓,在城的東北角和西北角新建了延至江邊的雁翅城,與樊城東西角樓抵江邊的兩雁翅城相呼應(yīng),增強了襄陽二城的防衛(wèi)能力。

元末襄陽城向東、向南擴建。鄧愈奉命對襄陽城進行擴建,向東、向南各擴建了約400米,在南宋所修東北角外雁翅城的基礎(chǔ)上增建了一座與之相連的角城——新城灣,向東增擴了長門段。元末,城垣頹廢。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朱元璋部將鄧愈鎮(zhèn)襄陽,重新修復(fù)。

(漢江邊的襄陽古城墻)

明洪武初,又別拓城東北角,由舊大北門向東繞至長門,環(huán)南增建新城。明萬歷四年襄陽知縣萬振孫題額:東門曰"陽春",南門曰“文昌”,西門曰“西成”,大北門曰“拱宸”,小北門曰“臨漢”,東長門曰“震華”;(1993年,襄陽市政府在原址上恢復(fù)仲宣樓。雙層重檐歇山頂,雄偉壯麗。)、魁星樓、獅子樓,均早已不存。

明成化間(1465年-1487年)都督王信重建南門城樓。

弘始中(1496年左右),副史毛憲重建東、西門與大、小北門及東長門諸城樓及各面角樓。

正德十一年(1516年)夏,漢水大溢,破城三十余丈,巡道聶賢捐俸補修。

(上圖:襄陽古城震華門,又稱長門,是古襄陽城的六座城門之一,也是襄陽古城僅存的三座古城門之一?,F(xiàn)長門遺址即震華門的屯兵城,建于明朝初年。目前,該城樓附近仍存部分城墻片段。)

萬歷四年(1576年),知府萬振孫為六門首題別稱,題東門曰“陽春”,南門曰“文昌”,西門曰“西成”,大北門曰“拱宸”,小北門曰“臨漢”,東長門曰“震華”。

崇禎十四年,張獻忠率起義軍攻占襄陽時,平毀城垛及城樓。其后御史袁繼咸親督標兵修復(fù)城垛如舊,都御史王永祚隨之重建六門城樓。

現(xiàn)存的長門遺址即原來震華門的屯兵城,又稱甕城,位于襄陽古城東北角。明朝開國初年維修古城時,漢水南岸北移,為使北城與漢水聯(lián)系更加緊密、加強城墻防御能力,把城向東北擴展,修建此門。目前,長門遺址景觀缺乏亮點,致使遺址的歷史文化逐漸被市民淡忘。

早在2006年底,襄陽市規(guī)劃局即組織召開了襄陽市長門遺址公園修建性詳細規(guī)劃專家評審會。會議邀請了湖北省文物局文物處祝建華處長、襄陽市城市規(guī)劃委員會專家組成專家評審組,相關(guān)部門列席了會議。專家組原則同意該規(guī)劃方案,并提出修改完善意見。

按規(guī)劃,遺址公園占地9.2萬平方米,它將修建古戰(zhàn)船,恢復(fù)長門碼頭——古襄陽重要的戰(zhàn)時碼頭;修筑中心環(huán)島,使水系連通護城河;同時以長門城樓和古城墻為依托,建設(shè)青少年軍事訓(xùn)練基地和遺址紀念廣場等設(shè)施,展示古代軍事文化。

長門(震華門)遺址公園依托長門古城墻遺址而建,位于襄城古城區(qū)護城河?xùn)|北部,北臨漢江,東止閘口路,與襄陽公園長春景區(qū)僅一鐵路橋之隔,總面積約為9.2萬平方米。

古城墻下襄陽公園內(nèi)行走的游人。當時我曾羨慕襄陽的市民可以經(jīng)常在這里散步。襄陽無論從地理位置與氣候及物產(chǎn)等方面都是個宜居的城市。

仲宣樓位于襄陽古城東南角城墻之上,為紀念東漢末年詩人王粲(建安七子)在襄陽作《登樓賦》而建,因王粲字仲宣故名,又名王粲樓。

襄陽古城墻邊的仲宣廣場。

史料記載:仲宣樓始建于東漢,明末萬歷年間,襄陽知府周紹稷修樓成。清.雍正間副史趙宏恩重建。乾隆二十五年署知府胡翼重修。后毀于戰(zhàn)火(民國初年),1993年,襄陽市政府在原址上恢復(fù)仲宣樓。

襄陽古城墻在順治五年(1648年),都御史趙兆麟檄副史蘇宗貴重修西門城樓,知府冀如錫重建南門城樓,同知徐騰茂、張仲重建大北門、小北門城樓。知縣董上治接著重建東門城樓后,又為各城門再題別稱,題東門曰“保厘東郊”,南門曰“化行南國”,西門曰“西土好音”,北門曰“北門鎖鑰”。

道光六年(1826年),知府周凱重修六門城樓。

光緒元年(1875年),因久雨,城垣多處坍塌,知縣吳耀斗領(lǐng)修。二年,知縣勞慶藩接手續(xù)修,直至光緒七年,知縣梅冠林接修完工。

Hash:0c7ca926807225db1ea7f93fffa099d40d8cbd34

聲明:此文由 快活大武漢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