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承天寺

泉州承天寺

位于市區(qū)南俊巷,規(guī)制宏大,被稱為“閩南甲剎”。原是五代清源軍節(jié)度使留從效南園。五代后,周顯德(954—960年)始建,初名南禪寺,置僧田900石,僧省僜為第一世住持。宋景德四年(1007年)賜名承天,嘉祐間(1055—1063年),改名能仁。政和七年(1117年)復(fù)名承天寺,另名月臺寺。元至大間(1308—1311年)建塔七座,后毀于火災(zāi)。明洪武、永樂間(1368—1424年),僧原輔、道陵、智莊、得眾、至昌先后修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增建檀樾祠,不久,毀于兵。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僧方燦募緣重建佛殿。萬歷間(1573—1619年),僧宗彬、慈約再度修建。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郡人施公重修。嘉慶十四年(1809年),中書曾寶光暨僧淡起、淡融、然修、奕秋等重修。清光緒間(1875—1908年),寺宇破落,僧云果托缽海外,起而中興?!?a href='/wenhua/' target=_blank>文化大革命”期間,慘遭劫難。后新加坡僑僧宏船發(fā)愿募資重建,歷時(shí)5年,基本恢復(fù)了原有規(guī)模。

(輯自張惠評 許曉松著《泉州海絲史話》)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Hash:e1b4f6140281eaede88fbb78f2137c1dfcebc1cc

聲明:此文由 泉州史志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