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南京城墻博物館里,有這些珍寶

近期

散落在南京城墻各段的文物

紛紛匯聚到了南京城墻博物館

跟著小布

提前來看看三組

“大體格”的珍寶吧

故宮御花園石雕券門

初入南京城墻博物館大廳

一座精巧而巨大的石刻構件映入眼簾

這是一座拱形石構件

層層疊加,形成拱門

似乎是一個通向認知城墻的券門

券門由數(shù)塊太湖石拼合而成

表面有精心打磨的水波紋

石塊之間則由榫卯相扣

結構非常穩(wěn)固

這座石構件是明朝初年南京明故宮的遺存,由于明朝馬皇后在當時南京人眼里是一位樂善好施的“活菩薩”形象,南京的許多史跡都與馬娘娘有關,這座券門也沒有例外,被稱之為“馬娘娘梳妝臺”。

“梳妝臺”最早發(fā)現(xiàn)于明故宮武英殿遺址以北,據(jù)考證,其所在的具體位置應該是在明故宮西北角的一座御花園里,位于大善殿與九五飛龍殿之間。當年,大善殿是“太祖覽讀之所”,殿后有石假山,下假山為望江樓,樓后為九五飛龍殿。有學者推測,“馬娘娘梳妝臺”應該是花園假山下的券洞構件。

石券門被發(fā)現(xiàn)后,文物保護人員對每塊石刻進行了編號以備后期復原,并遷移至白馬公園存放,供游人參觀。經(jīng)與中山陵園管理局協(xié)商,將其中一組石券門遷移至南京城墻博物館內(nèi)存放、展示。

如今

當我們走進南京城墻博物館

就可以走近這件石券門

感受南京明故宮的往日盛景

明故宮奉天殿玉階

石螭(chī)首

在明故宮展示版塊的轉(zhuǎn)角

魚龍造型的石欄桿十分引人注目

整個欄桿的灰色中都呈現(xiàn)出新建博物館的嶄新氣息,唯獨中間神獸造型的石雕泛著微黃,帶有一絲歲月的痕跡。

新的構筑件與文物交相輝映,曾經(jīng)散落在午門公園地面上的石刻,展示出了自己應在的位置,其建筑結構得以復原,作用價值一目了然。

這,正是來自

明故宮奉天殿的石螭首

為古代傳說中的蛟龍

乃龍生九子之一

屬于一種沒有角的龍

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裝飾

螭首

為基座欄桿下的飾物

古建筑上的一種裝飾構件

南京城墻博物館內(nèi)的這座石螭首來自明代皇宮,推測原置于奉天門基座東南角,即南京明故宮正殿前門,門內(nèi)曾是皇帝接見大臣議事的奉天殿。

螭首全長1.86米,高1米,最寬處1米,前端雕刻成螭首狀,后端為楔形榫頭,可套嵌在建筑物上。整體造型渾厚有力,有明初時期酣暢淋漓的風格,由此可見當時明故宮的恢宏壯麗。

專家表示,這件螭首是明故宮的構建之一,是一件可移動文物,午門公園為其臨時展示地。

把歷經(jīng)風吹雨淋的石刻收入室內(nèi)的博物館中,有利于文物的保護,配合展板、模型、多媒體等,對其結構進行解讀,能更好地向公眾介紹螭首,更好地展示這件文物的內(nèi)涵和價值。

新舊相襯,對比鮮明,博物館開放后,大家可以走進館內(nèi),欣賞這件六百多年前明故宮的構件,體會到皇城與宮城間明故宮的巍峨氣派。

明代水關銅涵閘

城墻與護城河關系密不可分

所謂“城池”就包含

城墻和護城河兩個部分

清代《金陵四十八景》第二十二景《桃渡臨流》中,遠處以東水關為背景。

護城河與城市生活、軍事防衛(wèi)之間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一方面增強了城墻的有效防御,另一方面還擔負著調(diào)節(jié)城墻內(nèi)供水、排水以及水上運輸?shù)淖饔谩?/p>

走進“城河一體”版塊

便可以看到幾件巨大的涵管和水閘

明代修筑南京城時,為便于城內(nèi)外水系的流通與控制,明城墻的一些地段設置了水關和涵洞,并內(nèi)設涵閘,設計巧妙,結構合理,具有水利和防御兩大功能。

在南京城墻周邊,內(nèi)外河流、湖泊的進出水處設置有20余處涵閘,使城外的玄武湖、前湖、琵琶湖等與城內(nèi)水系相連通,同時有利于城南城北排水。

其中19座經(jīng)過改造

至今仍在使用

展廳內(nèi)有三件水關涵閘的文物

其中兩個桶狀物看似平平無奇,其實是明代水系流通中重要的銅涵管和鐵涵管,直徑都有一米左右。

另一件則是水閘的閘門,由上下兩片組成,上片有5個凸起,下片對應位置有5個排水孔,兩片鑄件合攏時,上片的凸起與下片的排水孔嚴絲合縫,契合得十分精巧,起控制水流的作用。

為了更好地呈現(xiàn)水閘的作用,博物館在展現(xiàn)水閘文物的同時,利用透明柱狀物架在閘門上下片之間,讓游客可以清晰地看見凸起和排水孔,更加形象地反映了水閘溝通控水的作用,讓人們感受到明代制作技藝的精妙高超。

伴隨著多媒體設備中3D建模的操作演示,展架上還將會有參照實物仿制的裝置,游客在實物上進行互動旋轉(zhuǎn)的同時,多媒體上的涵閘也將隨之上下升起,使游客身臨其境地體驗感受水閘的使用與作用,更好地感悟文物的內(nèi)涵與意義。

這三組“老朱家”的物品

增添了南京城墻博物館的分量與光彩

生動地講述了

明朝南京城的那些事兒

讓我們期待

南京城墻博物館的開館

內(nèi)容來源 | 南京城墻

封面來源丨顧樹榮

編輯 | 勤勞布

校對 | 元氣布

責編 | 胖布

Hash:001aae3790adb06004a54d1ffd6a56b8003eb2e2

聲明:此文由 江南水鄉(xiāng)生活見聞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