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故事:彰武境內的柳條邊與彰武臺邊門

彰武”縣名,出自彰武臺邊門。養(yǎng)息牧河古稱彰武臺河,“彰武臺”即“章古臺”,是蒙古話的音譯,意思是有菱角的地方。清朝在今彰武地區(qū)設立柳條邊門時,在彰武臺河畔,叫彰武臺門。設縣時因在彰武臺邊門外因此叫彰武。

柳條邊示意圖

柳條邊是咋回事呢?

清朝為了保護“龍興重地”,在今遼寧吉林西南修筑了柳條邊墻。柳條邊墻始筑于順治初年,至康熙中期完成。它是清朝設置的一條標示禁區(qū)界線的柳條墻。

據(jù)《奉天通志》記載:“清起東北,蒙古內附,修邊示限,使畜牧游獵之民,知所止境,設門置守,以資震懾”?!读吋o略》一書記載:“自古邊塞種榆,故曰榆塞。今遼東皆插柳為邊,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土(中原)之竹籬,而掘壕于其外,人呼為柳條邊,又曰條子邊?!逼湫拗椒ㄊ牵骸坝猛炼殉蓪捀吒魅叩耐恋?,堤上每隔五尺插柳條三株,各株間再以繩連結橫條柳枝。土堤外側挖掘深八尺、寬五尺、口寬八尺的邊壕,以禁行人越渡。”以邊為界,故至今尚有“邊里”、“邊外”之稱。清柳條邊墻分作“新邊”和“老邊”。新邊,康熙九年至二十年(1670—1681年),為了和內蒙古科爾沁諸部牧區(qū)劃分界線,在今吉林省境內修筑了一段柳條籬笆,因其修筑時間晚于盛京邊墻,所以稱作新邊。老邊,也稱“盛京邊墻”。因遼河分為東西兩段,東段自鳳凰城(今遼寧鳳城)東南海濱,向東北行經興京(今遼寧新賓),折轉西北開原威遠堡 (今開原縣城東北)。西段的修筑,始于順治五年(1648年),劃分盛京與喀爾喀蒙古牧區(qū)的游牧疆界,大體沿襲明代遼西長城(邊墻)的走向。自威遠堡向西南穿過遼河東岸明代遼東長城,跨越遼河,經今遼寧省法庫、彰武、新民、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境,至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與黑山縣交界的白廠門,同明代遼西長城相接,沿明遼西長城內側向西南至山海關北,接明薊鎮(zhèn)長城。從順治八年到十一年(1651—1654年)陸續(xù)設置柳條邊之各邊門。柳條邊老邊全長近 1000公里,至順治末年全部完成。

彰武柳條邊

清柳條邊老邊在遼寧省阜新市清河門區(qū)境內自西山、后窯、清河門老鎮(zhèn)、朱家屯東折,再經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境內伊嗎圖、臥鳳溝、新民、國華、富榮鎮(zhèn)、蒼土、十家子、泡子等鄉(xiāng)鎮(zhèn)南緣,從興隆山村折向東北,進入彰武縣新民市界之間,沿彰武縣兩家子、西六家子、東六家子等鄉(xiāng)鎮(zhèn)南緣,進入法庫縣葉茂臺,伸向東北。在阜新境內全長157.5公里,遺跡依稀可辨。清柳條邊在阜新地區(qū)留下了清河門、白廠門和彰武臺門三道邊門,清河門區(qū)和彰武縣即由此得名。

彰武東六家子鎮(zhèn)位于彰武縣東南部,東鄰法庫縣葉茂臺鄉(xiāng),南隔柳條邊為新民市于家鄉(xiāng),京沈公路(北線)穿鎮(zhèn)而過。清初這一帶為養(yǎng)息牧場右翼牧群范圍,因有六戶蒙古族牧民在此放牧,以地處養(yǎng)息牧河東岸,故名東六家子。鄉(xiāng)級公路東六家子鎮(zhèn)和新民市于家鄉(xiāng)交界處,一條彎彎的河套靜靜地穿過公路,這就是養(yǎng)息牧河,河上的小橋叫彰武臺門橋。這養(yǎng)息牧河是遼河右翼支流,和清代養(yǎng)息牧河(今柳河)本是同一條河,清代光緒初年養(yǎng)息牧河改道,在彰武鎮(zhèn)北楊家附近形成一條新河道,稱新開河,日本帝國主義占領時期始通稱柳河。柳河故道上游淤塞,下游仍在,就是這條養(yǎng)息牧河。

養(yǎng)息牧河

河西行不遠,有個村子,幾十戶人家。這個村子叫侯家圍子,屬新民市于家鄉(xiāng),村北就是清柳條邊墻。村北二里來地,田野上有一條長約幾十米的壕溝,壕溝東百米外有一道不到半里長東西走向的土堤,堤上長著一行古老的彎彎曲曲的柳樹,枝干遒勁,綠葉疏朗,遠遠望去,好像一排在田野里扭著秧歌的老人。土堤北不遠就是養(yǎng)息牧河,河床寬闊,流水卻不寬,渾濁的河水緩緩地從西北流向東南,河對面綠霧蒙蒙的柳林后隱隱約約地露出幾戶農舍。這壕溝就是殘存的柳條邊斷壕,土堤就是柳條邊墻,多年前栽植的柳樹已成行,邊墻北為彰武縣,即清代的養(yǎng)息牧場;邊墻南為新民市,而彰武臺邊門就在這養(yǎng)息牧河那邊,地處彰武境內,解放前由于養(yǎng)息牧河發(fā)大水,已經被沖毀淹沒了。河東柳林后的村子就是養(yǎng)息牧門屯,是彰武縣東六家子鎮(zhèn)陳坨子村的一個自然屯,老百姓都叫它“門臉屯”。

據(jù)《彰武縣志》記載:清柳條邊在彰武縣境南端,西南東北走向,經趙祥崗子、馬德窩堡、左家、甘九窩鋪、養(yǎng)息牧門等村落,計長45.5公里。彰武臺邊門西至白土廠邊門81公里,因邊門外有楊檉木牧場(即養(yǎng)息牧場、蘇魯克牧場),因此也叫楊檉木門、養(yǎng)息牧門。當時是盛京通往熱河都統(tǒng)府(民國改為熱河特別區(qū)、熱河省,省會承德,阜新縣隸屬于熱河)的大道。邊門舊址在今養(yǎng)息牧門屯和彰武臺門村(今屬新民市于家鄉(xiāng))兩村中間,距今縣城25公里。當時是內通盛京外通蒙古的重要邊門。彰武臺邊門屬廣寧城守尉。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設筆帖式一員??滴跏四辏?679年)防御移駐。邊門除滿洲防御一員、筆帖式一員外,另有領催一員,滿漢八旗兵丁39名。后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除原有鐵甲16副外,又添鳥槍10桿。

彰武臺邊門從清初設置到清末裁撤,延續(xù)了260余年。據(jù)盛京內務府檔案記載,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曾有“俄兵闖入門衙,將公署檔案及軍器焚毀”。光緒三十年(1904年)三月時“有邊門洞一座,圖記檔房三間、配房三間、堆房三間。只是因年久失修,間有滲漏,門洞及堆房瓦片脫落,墻垣已坍頹”。是時,署彰武臺邊門防御事務廣寧正白旗驍騎校連興曾向省公署呈報:“擬在沿邊一帶鋪商籌款修葺邊門?!焙笪礈省?923年初,奉天省公署訓令:“凡舊設立協(xié)領、佐領、章京等旗缺,一律裁撤?!碑敃r,彰武縣公署曾派人去該地實查,邊門防御衙門已不存在,僅剩破草房三間,坍塌不堪。據(jù)稱早于1912年即已裁撤。

邊門外,除衙署外,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大街,稱為“門街”。據(jù)當?shù)鼐用窨诒汗饩w二十二年(1896年)時,大街長約四五里,兩側皆有店鋪及住戶,大約有900來戶,人口3000多人,皆為滿族。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養(yǎng)息牧河漲水,門街被沖毀,住戶四處逃散,遂有今之彰武臺門、養(yǎng)息牧門、侯家圍子、四大門、五大門、六大門、雙坨子等村屯,其居民多數(shù)為原彰武臺門街的老住戶。

位于西六家子蒙古族滿族鄉(xiāng)甘九窩鋪村南的清柳條邊壕遺址。這一段邊壕筆直,東西走向,土堤上柳林漠漠,土堤外田地平坦,然而由于解放后興修水利,將邊壕擴展為水渠,已不再是本來面目。兩家子鎮(zhèn)左家一帶柳條邊遺址保存較好??上驳氖?,養(yǎng)息牧河畔的清柳條邊墻和甘九窩鋪村附近的清柳條邊壕遺址,已于2003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清柳條邊不似前代的長城,沒有軍事意義,實質只是一條標示禁區(qū)的界線,邊門只是稽查收稅的封建關卡和交通孔道,但是,各族人民之間的友好交往不是柳條邊能夠完全阻隔的。蒙古族人民需要關內的糧食、鐵器及其他日用品,漢族人民也需要蒙古地區(qū)的馬匹、皮毛等。加之清軍入關后,在華北大量圈占土地,產生了大量無家可歸的“流民”,而地曠人稀的東北和蒙古草原就成為這些流民心目中的理想家園。特別是當關內發(fā)生戰(zhàn)亂和饑荒時,往往出現(xiàn)大批漢民逃到關外謀生,有的從南向北,越過長城獨石口、喜峰口、張家口山海關闖關東;有的從東向西,越過盛京柳條邊墻,進入原哲里木盟所屬的遼河流域從事農耕。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東北放墾弛禁,柳條邊也隨之廢弛。

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養(yǎng)息牧場試墾;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養(yǎng)息牧場開禁招墾,一時間邊里墾民便越過柳條邊大量涌入,昔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牧場很快成為人口密集的農耕區(qū)。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朝廷在養(yǎng)息牧場設縣,因地近彰武臺邊門,故名彰武縣。

甘九窩鋪村南的清柳條邊遺址地處彰武與新民交界,國道丹霍公路(304國道,丹東霍林河,)跨過邊壕橫穿兩地,道路寬闊,車水馬龍。如今已有兩條高速公路、兩條國道穿過彰武境內的清柳條邊墻,縣鄉(xiāng)村級公路更是四通八達,彰武縣乃至阜新市已經融入沈陽經濟圈。長城和柳條邊,大漠與雄關,旌旗與號角,戰(zhàn)火和烽煙,這一切都已遠去,成為永久的歷史。(《彰武故事》編寫組)

版權聲明

推送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將會注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聯(lián)系我們。郵箱:1298082188@qq.com

Hash:a48b070dfbed6c2d03f8808124f44ea854fa8928

聲明:此文由 五峰之家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