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海寧這兩位大人物,你了解多少?

最近一段時間,有一個視頻

海寧人中間火了起來

它既不是八卦趣事

也不是說時事政治

而是重新揭秘近代中國兩位名人

同時,他們也是海寧的兩位大人物

這段視頻來源于海寧市政協常委、王國維研究會會長劉培良老師

視頻里講的這兩位名人其實耳熟能詳

一位是新月派代表詩人徐志摩

一位是真正的國學大師王國維

這兩位

都是海寧文化史上的豐碑

言及海寧文化

我們總會有一個響亮且自豪的共識

海寧名人文化

但是作為海寧人

對于這兩座文化豐碑,你怎么看?

且看下面分解

1

王國維,是怎么成為大師的?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早年追求新學,研究哲學與美學,形成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繼而攻詞曲戲劇,后又治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他提出的著名的“三重境界說”,至今為世人所推崇。

三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滑動看全文

王國維

1877年12月3日(清末光緒三年十月二十九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府海寧州城。

1892年7月,入州學,參加海寧州歲試,以第二十一名中秀才。與陳守謙、葉宜春、諸嘉猷被譽為"海寧四才子"。

生前著作六十余種,自編定《靜安文集》、《觀堂集林》刊行于世。逝世后,另有《遺書》、《全集》、《書信集》等出版。更有今人整理出版之遺著、佚著多種。這位集史學家、文學家、美學家、考古學家、詞學家、金石學家和翻譯理論家于一身的學者,生平著述62種,批校的古籍逾200種。(收入其《遺書》的有42種,以《觀堂集林》最為著名。)

王國維著作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王國維紀念碑

1925年,王國維出任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與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一起被稱為“四大導師”,培養(yǎng)了整整一代國學研究者,至今猶為世人稱道。1929年夏,清華國學院停辦,該院師生為紀念這位杰出的學者,募款修造了這座紀念碑。紀念碑,位于清華大學第一教室樓北端后山之麓,正面端書"海寧王靜安先生紀念碑"。

2

徐志摩,是怎樣一個人?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詩人。他的作品《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等都是傳世名篇。

詩詞賞析

1、《再別康橋 》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橋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蒿,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2、《起造一座墻 》

你我千萬不可褻瀆那一個字,

別忘了在上帝跟前起的誓。

我不僅要你最柔軟的柔情,

蕉衣似的永遠裹著我的心;

我要你的愛有純鋼似的強,

在這流動的生里起造一座墻;

任憑秋風吹盡滿園的黃葉,

任憑白蟻蛀爛千年的畫壁;

就使有一天霹靂震翻了宇宙,——

也震不翻你我“愛墻”內的自由!

3、《殘詩 》

怨誰?怨誰?這是青天里打雷?

關著,鎖上;

趕明兒瓷花磚上堆灰!

別瞧這白石臺階兒光潤,趕明兒,唉,

石縫里長草,

石上松上青青的全是莓!

那廊下的青玉缸里養(yǎng)著魚,真鳳尾,

可還有誰給換水,

誰給撈草,誰給喂?

要不了三五天準翻著白肚鼓著眼,

不浮著死,

也就讓冰分兒壓一個扁!

可憐是那幾個紅嘴綠毛的鸚哥,

讓娘娘教得頂乖,會跟著洞簫唱歌,

真嬌養(yǎng)慣,喂食一遲,

就叫人名兒罵,

現在,您叫去!

就??赵鹤咏o您答話!……

滑動看全文

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

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十個月即告畢業(yè),獲學士學位,得一等榮譽獎。同年,轉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濟系。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1923年成立新月社。

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

劍橋給徐志摩立詩碑

?????

玉樹臨風

風流倜儻

這是我們很多人對徐志摩的印象

然而事實上,他也有樂善好施的另一面

更別說他為新詩發(fā)展與進步

做出積極探索

成為一代新月派代表詩人?????

徐志摩與林徽因、泰戈爾

作為當下的海寧人

對于王國維、徐志摩兩位著名的前賢

我們應該認知

他們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如果我們重新探尋他們的成功密碼

或者說他們的價值特征是什么?

應該是什么?

劉培良老師用了三個“氣”概括

1

正氣

一個高尚的人

必然是正義的化身

那么”正氣“怎么來?

1

家族基因,傳統(tǒng)胎記

王國維不僅僅是名門之后,更是忠烈之后。《宋史》記載,王氏家族的先世祖籍開封?!端问贰酚型跏舷仁劳豕?、王光祖?zhèn)鳎h祖王圭、王光祖、王稟、王荀四世,均以戰(zhàn)功顯赫,其中王圭、王稟及王荀死于國難,尤以王稟于靖康元年,在太原抵抗金兵,守城御敵而殉國,是一位勛績卓著的抗金民族英雄。

王國維(左)、徐志摩(右)

2

家教、家訓等倡導和培育的結果

徐志摩父親徐申如與南通張謇尤為友善,深受其“實業(yè)救國”思想的影響。徐申如繼承并恢廓祖業(yè),他極力促成滬杭鐵路行經硤石,橫貫海寧,且熱心地方公益,在1934年海寧大旱時,積極奔走募款賑災。徐志摩之母相夫教子,粗通文墨,這對徐志摩形成開朗、善良、樂觀的性格有直接影響。

2

靈氣

勤奮刻苦、天賦天資、機會機遇......

靈氣一般指人對外界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靈氣表現在哪?

1

良好的教育與培養(yǎng)

1908年,徐志摩在家塾讀書,進入硤石開智學堂。1910 年,年滿十四歲的徐志摩來到杭州,經表叔沈鈞儒介紹,考入杭州府中學堂(1913年改稱浙江一中,現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和杭州第四中學前身)。1915年夏,徐志摩畢業(yè)于浙江一中,接著考入上海浸信會學院暨神學院(滬江大學前身,現為上海理工大學)。1916年秋,到天津的北洋大學(天津大學)的預科攻讀法科。1917年,北洋大學法科并入北京大學,徐志摩也隨著轉入北大就讀。

王國維故居(左)、徐志摩舊居(右)

2

抓住關鍵時間節(jié)點,機遇與貴人的相助

在王國維學術道路上,羅振玉就是他的貴人。1898年,王國維在《時務報》任職,結識羅振玉等名人,由此開啟學術之路。日藉教師藤田豐八、田岡佐代治則是王國維從事哲學、美學等事業(yè)的領路人。

3

大氣

待人寬容、豁達大度

大氣是人格魅力的集中體現

大氣表現在哪?

1

學術品質高端,成就不可替代

郭沫若評價王國維是:“發(fā)前人所未能發(fā),言腐儒所不敢言”。梁啟超說:王國維不獨為中國所有,而為全世界之所有之學人。具體而言,王國維是新史學的開山(郭沫若語),王國維是新文學的先驅(吳文祺語)。還有學者認為,王國維的意境說,是20世紀中國唯一領先于世界的美學理論體系。

2

研究領域廣泛,方法創(chuàng)新獨到

王國維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研究哲學與美學,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繼而攻詞曲戲劇,后又治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字等方面均有深詣和創(chuàng)新。關于史學,王國維首次提倡“二重證據法”:即發(fā)掘的出土文物和史書的記載相互驗證。其影響和意義極其重大且深遠。

3

處理好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

結合時代,王國維指出:“余謂中西二學,盛則俱盛,衰則俱衰。風氣既開,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講今日之學,未有西學不興而中學能興者,亦未有中學不興而西學能興者?!鼻逍训恼J識,辯證的思想,是傳承,也是創(chuàng)新的起點和基礎。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中堅,對中國新文學,特別是新詩的發(fā)展與進步做出積極的探索和成就。有學者認為,徐志摩的新詩成就“證明了用白話也能寫出好詩?!?/p>

如今海寧與名人文化

1.修繕名人故居

2.出版名人書籍

3.邀請當代名人作相關講座

4.打造名人文化園

5.辦海寧名人文化展

......

海寧地方不算大

但在文化版圖上

卻是一個全國重鎮(zhèn)

歷史上涌現了一批

大師、巨匠、名臣、高士

如今的海寧,正在努力

“高擎名人火炬,彰顯名城特質”

李善蘭公園

金庸出生地袁花建“俠客小鎮(zhèn)”

蔣百里紀念館

獨特的名人文化

獨特的名人資源

這是海寧的驕傲與榮光!

保護好、傳承好、發(fā)揚好文化資源

是每個海寧人的使命!

Hash:56c9d00669f7f12c76d3dca05c27a01453c19f99

聲明:此文由 海寧微閱讀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