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萬寧文氏族譜目錄與譜序(一九八六年刊)

海南萬寧文氏族譜

文氏重修族譜新序(文毓南)

告祖啟工文

續(xù)修譜序(文元彬)

文氏續(xù)修族譜序(民國三年文龍會)

文氏續(xù)修族譜序(文尚絅)

續(xù)修譜序(文星緯)

續(xù)修譜序(民國甲寅年文星朗)

文氏族譜序(乾隆丁亥年16世文鳳翌)

創(chuàng)修萬陽文氏族譜知單

創(chuàng)修萬陽文氏族譜序(光緒六年34世文桂華)

告祖啟工祝文

修文氏譜序(咸豐丙辰年文桂蕃)

創(chuàng)修文氏譜序(光緒六年文運光)

文氏永遠(yuǎn)修譜田記(光緒六年文桂華)

文氏新建和尚墩大宗祖祠記(光緒六年文元輔)

萬寧文氏族譜序(萬歷戊辰年13世文應(yīng)科)

萬寧文氏重修族譜序(乾隆丁亥年18世文特魁)

贈東瀛文公祖解組歸田序(隆慶二年梁以貞)

贈東瀛文先生致仕還鄉(xiāng)表序(臧繼芳)

文氏源流新序(文鳳翌)

文氏粵東派遷徙世系源流(文毓南)

文氏受姓宗派世數(shù)歌

萬寧曲沖太祖祠地輿記(文毓南)

萬寧文太祖東山公傳(文毓南)

曲沖文氏大宗祠圖記(文星朗)

東山公和尚墩墓記(文昌派文煥章)

文氏永遠(yuǎn)續(xù)修族田記(文毓南)

文氏歷朝辰翰文獻(xiàn)錄

越相種傳(文毓南)

漢循吏文翁傳(班固)

魏刺史欽傳(文毓南)

晉儒林文立傳(范畢)

唐指使公傳(李春

宋潞國公傳

丞相傳(胡廣)

丞相盡節(jié)

宋承相文信國公新遷祠堂

題加謚號疏(韓雍)

祭文(景泰七年洪寬)

誥封文信國公從祀文廟敕(正德六年)

廣東大忠祠記(羅倫)

祭文丞相歸葬文(王幼孫)

文丞相祠(胡儼)

文信國公論(王世貞)

文丞相傳跋(文毓南)

文山公全集有感(文煥章)

文文肅公傳

附雙烈女遺傳

哭二女

謁定娘壽娘墓(陳希文)

謁定娘壽娘墓(謝宜中)

寄衡族親筆詩梅花(文征明)

留別宗人過蘇祠會譜(文震孟)

達(dá)吉州家書(文震孟)

信國公遺翰

御試策一道

指南錄序

指南后錄序

先太師忌日

哭母齊魏國夫人大祥

六歌

和夷齊西山

又徙而歌

正氣歌

復(fù)宣教文寶書

與文侍郎及翁書

立嗣家書

哭妻黃氏文

自贊

富川酹魁星文

六義堂詩

哭父太師革齋先生

文山即事

別弟赴新昌

惠州

先太師忌日

山中即事

過鄉(xiāng)謝遠(yuǎn)迓

過零丁洋遺張少保

將母赴贛道西昌

快閣遇雨觀瀾

泰和

浮丘道人招魂歌(汪水云

御祭蘇州文山公祠文

張千載論

告信國公文(文定策)

富田祠春秋祭文

文會祭文山先生祝文

謁柴市祠告文(文熙)

重刻太祖信國公文集序(文有煥)

題文丞相集杜句詩后(楊士奇)

謁文丞相祠

謁螺子山祠絕句四首(項維聰)

披忠烈公遺像及閱諸遺翰有感(文毓南)

宋丞相信國公江西省祠記(文鳳翊)

修復(fù)太祖信國公狀元坊記(文從售)

文學(xué)士同卒邛州(王安石)

宣慰文溪先生誄辭(趙彬)

曲沖祖祠牌位

譜例

譜訓(xùn)十勸

廣文文佐卿先生傳

書佐卿先生傳后

壽詩并序

文氏歷代名宦錄

宋文氏名宦科甲錄

元名宦科甲錄

明名宦科甲錄

清文氏名宦科甲錄

元文氏縉紳錄

明文氏縉紳錄

清文氏縉紳錄

文氏歷代孝義

文氏歷代名宿錄

文氏歷代節(jié)孝錄

民國名宦錄

永和文氏宗譜序(文天祥

三房分派歌

四房分派歌

五房分派歌

五房文昌分派歌

五房瓊海縣派序

修譜感言(文以明)

雁門頌(文以明)

茶話會——緬懷文山公(文以明)

曲沖功德重泰山(文以熾)

遵囑愛譜典范(文以熾)

修譜永頌天祥公——調(diào)寄《滿江紅》(文以明)

朝標(biāo)成貴祖即興公一支序言(文以新)

祖祠對聯(lián)

忠孝(文天祥)

譜序:

萬寧文氏族譜序

嘗聞尊祖敬宗,生人大倫,譜之不修,其得罪于祖宗也,不誠大哉。萬寧之有文氏矣,溯源實出漢蜀守文翁之后,指使春元公由成都官江西,宦留禾川,桂陽長子卿任吉州刺史,家廬陵之永和,四傳正中公,復(fù)徙淳化之富田,越六世丞相文山公出焉,登宋寶佑丙辰狀元,胞弟宣尉文溪公同榜進(jìn)士,吾祖天瑞同堂從弟也。

宣尉任惠州,公同往視事。適宋祚將移,丞相起義勤王,海上被執(zhí),斯時身家皆非我有矣。公恐禍罹,意欲高臥泉林,潛身渡海,訪東山之秀麗,住止萬寧,因自號東山,名其地曰文田,原其心雖云明哲保身,實有微子去國之遺意。公舉子五,長遠(yuǎn)字應(yīng)麟,仍居惠州,次舉傳八世弗嗣,次煥、次炳、次煒襲家文田,后子若孫,又徙仁孝郡之堀埇,至今居吳村、白石、琉川、那排、石頭僚者,皆自堀埇分也。

其間登賢書,祀鄉(xiāng)賢,恩、拔、歲、副職、教諭、通判、主簿代不乏人,至若燥名黌宮,蜚聲上國,累代森立,豈非祖功宗德,衍慶流芳于三百余年哉。

若夫譜牒之昭如云漢,燦若日星者,明宣德間,九世祖明宇公修之于前,宗支不紊,世系不亂,有功于吾文者實多。迄今幾近百年,丁口益繁,世代五數(shù),使不有以繼其后,則世遠(yuǎn)年湮,保無有忘祖失宗之虞乎!

鄖陽解組,而后每對舊譜而怛焉。懼之又殷焉。慕之懼之,懼無以繼之慕之,慕有以成之也。奈余老朽,心有余而力不足,爰是備錄本族淵源,先世家聲,以為后之有志者圖爾。諸弟侄兒曹果克,仔肩斯任,序昭穆而再光板牒,不惟上有以慰祖靈于九京,而下足以垂子孫,敦睦愛敬之訓(xùn)矣。

是為序。

萬歷歲次戊辰孟冬月

文氏重修族譜新序

古者因生受姓,祚土命氏,黃帝分支,黃種遍中國,原其始或以國,或以邑,或以官,或以皇父之字與謚,各自為姓。我族自蒼姬受錄,西伯昌實謚為文,其支孫諱祈公遂以皇父之謚為姓,實為我文氏之鼻祖,后此名宦鴻儒蟬聯(lián)鵲起,至信國公而大發(fā)其光焉。上以報炎宋三百年養(yǎng)士結(jié)果之恩,下以煥雁門三千載箕裘簪纓之色。

自受姓迄今凡九十七世,瓜綿江右,椒衍瓊島,非有譜以聯(lián)之,不幾數(shù)典忘祖,等至親于路人乎?朱子云:三世不修家譜同于不孝。我文氏自漢蜀以前,代數(shù)雖備,世系莫詳,每竊憾焉。舊譜以成都始祖諱球公為一世,后以世系太長,復(fù)斷自江右指使公為一世,宋以前譜經(jīng)三輯,元初莘民公輯修之,稱草窗稿??h尹公曾復(fù)修之,顏曰家乘錄。厥后庭佩、毓贊、仲達(dá),次峰諸公踵修之。

乾隆間,江右愷敷公聯(lián)各省合修通譜,攜家乘渡海,乃與特魁公等合修。吾萬舊譜始得聯(lián)各省為一派。凡先人誥敕、紀(jì)傳、遺翰錄之最詳。

吾粵文氏自始祖東山公隨文溪公官惠,遂家焉,生子應(yīng)麟,為寶安開祖,即粵派之長房也。公再由惠遷萬,舉子四,為二、三、四、五房之開祖。

自此礽蕃衍,人文輩出,支分派別,散居各地,非譜奚能識之。明宣德,明宇公纂修譜稿。萬歷間,東瀛公復(fù)修之。清光緒庚辰,佐卿叔專修吾萬一派。雖校纂已備,然凡通譜所載者,概從簡略,代遠(yuǎn)世湮,通譜已經(jīng)朽蠹,且家藏?zé)o多,而孫支又日盛,一日茍非累纂而續(xù)修之,則有志者概不得覽舊譜之全,而亦虞后嗣之莫屬,況時當(dāng)過渡,譜牒尤種族重事,南竊慨然焉,爰邀族姓而商之,父老咸強(qiáng)委南董其事,任南中書君禿矣。堅辭不得,乃邀諸襄事從頭編纂,又節(jié)錄各朝文獻(xiàn)遺翰,次第而付手民。上為鼻祖增光,下為耳孫生色,而睦族敦宗之意,即于是乎寓焉,此余之苦心也。

然余之意更有進(jìn)者,其錄先代之遺跡,于信公為最詳。蓋欲余子孫視信公之遺烈,必思如何使死后數(shù)百年,得如信公賜謚忠烈,加封先儒,賜祭、賜葬、賜翁仲、石馬、石牛、石彪等類,列于墓前方,不愧為文山之支屬也。

是為序。

文毓南

摘錄:文正超

編輯整理:文湘

熱門

文章

Hash:8129655b70e26b13c4e6b5739a884e5b266371ad

聲明:此文由 天下文氏一家親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