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巖畫,證明了貴州曾在遠古也有著輝煌的一筆!

貴州巖畫過去在中國美術史上幾乎是一片空白。近來,隨著貴州巖畫不斷的被發(fā)現(xiàn),這一片空白終于可以寫上濃重的一筆了。

關嶺馬馬巖、牛角井、貞豐七馬巖、六枝桃花洞開陽畫馬巖、丹寨銀子洞之后,前一段在貴州南部長順縣傅家院,以及離它們不遠的獅子山和威遠青龍洞安順金壩等地也發(fā)現(xiàn)了巖畫群。之后,又在離省會貴陽僅僅24公里的龍里縣谷腳鎮(zhèn)巫山大巖腳發(fā)現(xiàn)了大量巖畫。這些巖畫以豐富的內(nèi)容,完整的保存和極高的藝術價值,向世人展現(xiàn)了遠在祖國西南的貴州,歷史上也曾經(jīng)有過燦爛的文明。

為了搞清楚這些巖畫的內(nèi)容,我曾經(jīng)幾次邀約同好考察了貴州的巖畫,收獲甚豐,這里把初步的考察結果報告給美術界的同行們,以便大家一起來欣賞、研究。(由于篇幅有限,我只能把我所寫的《貴州大百科全書》有關貴州巖畫的詞條上傳在這里,更詳盡的內(nèi)容,得等到將來整理出版的機會了。)

龍里谷腳巫山大巖腳巖畫局部 放牧圖

1龍里谷腳巫山巖畫

巫山巖畫位于龍里縣谷腳鎮(zhèn)巫山村,包括“大巖腳”、“大沙田”和“貓腦殼”三個部分而以“大巖腳”巖畫為代表?!按髱r腳”巖畫在一堵長大約100米,高50米的白巖上,布滿了大大小小三百多個圖形,有牛、馬、人物和一些意義不明的符號。這些巖畫氣勢宏大,內(nèi)容豐富,是貴州巖畫中最壯觀的一處,也是迄今為止貴州境內(nèi)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巖畫中距離中心城市最近的一處。巖畫的圖像種類除了常見的馬之外,還有牛的圖像。牛多為黃牛,背脊前突,頭上長著夸張的角。馬的畫法也很特別,有比較寫實的,也有比較簡略抽象的。巖畫中的人物有騎馬的,舞蹈的,叉腰的,配劍的。有身著裙妝,頭戴笠帽的武士,還有頭插雉尾身配利劍的頭領。局部的畫面似乎是在敘述一個個的故事,有慶功的場面,也有斗獸的情景。巫山巖畫中還有一些難以解讀的符號。

關嶺馬馬巖巖畫局部

2關嶺馬馬巖巖畫

馬馬巖位于關嶺縣花江區(qū)普利鄉(xiāng)下瓜寨,馬馬巖巖畫以兩匹奔馬為最醒目,也因此而得名。巖畫的面積約為2×4平方米,由二十余個圖像組成。

關嶺牛角井“白巖腳”巖畫局部

3牛角井巖畫

牛角井巖畫位于關嶺縣花江區(qū)板貴鄉(xiāng)牛角井村。牛角井巖畫分布在村子對面怪石嶙峋的山谷里,有“白巖腳”和“三面坡”兩處?!鞍讕r腳”是一堵高大的白色石灰?guī)r斷崖,環(huán)繞著這堵斷崖的白色石壁一共畫有三處巖畫,左邊一組叫“后頭彎”,畫有人物、太陽和一些符號,巖上還有一道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五月的墨書“符咒”,其間也有赭紅色的圈點和文字,但顏色較巖畫為新,說明巖畫部分至少早于清道光十一年。中間一組就叫“白巖腳”,是牛角井巖畫的主要部分?!鞍讕r腳”高數(shù)十米,在崖壁的下部,距離坡底十來米的地方有一個窄窄的平臺,巖畫面積大約為2×3平方米,畫有六個“似人非人、似獸非獸、似蟲非蟲”的單個圖像,形像奇特,線條粗壯,十分醒目。右邊一組叫“曾家屋基”,巖畫由一只狗和幾個符號組成。

“三面坡”巖畫畫有兩個各自獨立的圖形,一個是較為明顯的人物形象,臉部可見眼鼻口。另一個也是怪異的圖像,與“白巖腳”如出一轍。

我和道全等畫友在牛角井考察巖畫。(張義攝)

4貞豐七馬巖巖畫

貞豐七馬巖巖畫在貞豐與關嶺交界的北盤江畔,畫有朝同一方向行進的一隊馱馬。馬隊由七匹馬組成,每匹馬高約5厘米,長約10厘米,差不多一般大小,均系墨線白描方式畫成。顯然也是這一帶山民的生活寫照,可能成畫時間較晚。

5桃花洞巖畫

桃花洞巖畫在六盤水六枝特區(qū)平寨鎮(zhèn)桃花山下,洞高約5米,寬約8米。這里是一處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古人類文化遺址。桃花洞巖畫分布在洞口左右石壁上,目前已經(jīng)基本消失。據(jù)早年留下的資料看,桃花洞巖畫也是赭紅色單線或者平涂手法繪制,左面一幅畫有人及畜、禽等動物十余個,像是一幅馴養(yǎng)家畜和家禽的《馴養(yǎng)圖》。右面一幅畫有太陽、動物等。

開陽平寨小巖口巖畫主體圖像

6開陽平寨畫馬巖巖畫

開陽平寨畫馬巖巖畫共分為兩個部分,一處叫“小巖口”,一處叫“大巖口”。小巖口就在頂趴村后面的大山上,大巖口則位于營盤上村的背后,兩處相距大約有半公里。

小巖口巖畫畫在一堵高20來米,寬約40米的白巖上,巖畫面積大約為2.5×12平方米,最下面的圖形離人可以到達的巖下地面大約有2米高度。小巖口巖畫用赭紅色畫有圖形近百個,有的還十分清晰,有的則漫漶不可辨認。這些圖形有人、馬、騎馬的人、太陽、小動物、鳥類等。還有一些不明意義的符號。圖形最大的將近30厘米見方,小的只有幾厘米。整幅畫好像是敘述一個完整的事件,又好像是由幾個不同的畫面所組成。有的圖形線條較細,似乎不是同一時間,同一作者所完成的。

大巖口巖畫畫在一堵十幾米見方的巖壁上,巖畫面積約為1.6×5米,最下面的圖形距地大約1.5米,巖畫的中間有一道巖石的折斷線將其一分為二。巖畫的內(nèi)容也以人、馬、騎馬的人和動物為主,還有一些也是難以識讀的符號。此處有明顯的手指按壓的點狀符號,與龍里巫山大巖腳、長順紅洞巖畫的手法比較接近。

開陽平寨大巖口巖畫局部

7丹寨銀子洞巖畫

丹寨銀子洞巖畫發(fā)現(xiàn)于銀子洞洞口石壁。銀子洞位于丹寨縣石橋鄉(xiāng)大簸箕村,是南皋河畔的一座天然溶洞。這里的巖畫只有四個圖像。因為南皋河經(jīng)常漲水會淹沒銀子洞,等到水退之后巖畫又重顯出來,因此巖畫的清晰度受到一些影響。最清楚的一個圖像是騎馬的人,畫法同貴州其他地方的巖畫相近。另外兩個圖像似乎也是騎馬的人。還有一些赭紅色的印記已經(jīng)不能辨識了。

我在來遠考察巖畫的猴樣,不忘給自己留下紀念。

長順傅家院紅洞巖畫 局部之一

8長順傅家院紅洞巖畫、白洞巖畫和威遠青龍洞巖畫

長順傅家院紅洞巖畫、白洞巖畫和威遠青龍洞巖畫屬于同一區(qū)域的三處巖畫。從現(xiàn)存的遺跡看,白洞巖畫的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也最為豐富,威遠青龍洞巖畫次之,紅洞巖畫殿后。但遺憾的是,前兩處巖畫都受到了人為的破壞,至今已幾乎消失殆盡。只有紅洞巖畫因為地理因素免遭于難,至今仍然保留下較為鮮明的圖像一百余個。

紅洞巖畫處在離傅家院村不遠的一丘稻田邊,有巖畫的這座小山露出了一段帶洞穴的石壁,石壁的高度大約十幾米,長約30余米。巖畫面積大約為7×20平方米。最低的圖像離地大約2米。紅洞巖畫有幾個繪畫的時期,最早的一部分畫在洞穴里,色彩相對較為沉著,由于受到日曬雨淋的機會較少,至今顏色還比較鮮明,在赭紅中偏向紅色。這部分圖像以馬、人、騎馬的人、鳥和狗為主,畫的可能是圍獵場面。第二批巖畫主要畫在洞穴外面的石壁上和巖廈里,主要是人、田疇和馬。似乎表現(xiàn)的是先民已經(jīng)由狩獵轉變到農(nóng)耕的生活。第三批巖畫看來時間比較近,是后人試圖模仿這些巖壁上的圖畫,用雙勾的手法畫出的兩匹馬(一匹半途而廢)和與之相關的馬槽等物件和騎馬的人。紅洞巖畫中的馬大多數(shù)用線條表現(xiàn),四條腿和馬尾五線著地,有的還畫有一根橫線表示地面。人物也用線條完成,有的人物頭部用一圓點表示,有的還畫有配劍。紅洞巖畫中除了田疇是比較明顯的表像符號外,還出現(xiàn)了幾個難以識讀的符號和手指點紋樣。

長順傅家院紅洞巖畫 局部之二

9安順畫馬巖巖畫

安順畫馬巖坐落在安順市雙堡區(qū)金壩農(nóng)場場部附近的一座巖山上,只畫有一匹紅色的大馬。隨這匹馬遺存的還有一些題字。巖畫離地大約三米,馬的大小為30-40厘米,用墨筆勾畫,填赭紅色。馬畫得相當生動,頗具動感,結構也相當準確。在這匹馬的右面,對向還有一匹用墨筆畫的馬,沒有填色,顯系后人所為。兩匹馬頭之間有墨書“徐氏佳城”四字和一些題詩。

安順金壩畫馬巖巖畫·奔馬、殘馬和題字。

Hash:c6f59d558c387b5aeb29fe7cf20ad0ea1b0d1921

聲明:此文由 瘋狂骷髏頭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