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廳十八井”!這是一座遺落在鄉(xiāng)村的“民間故宮”!

據宋《臨汀志》記載:“唐開元二十四年,始開福、撫二州山洞置汀州?!蓖≈菹螺?a href='/changting/' target=_blank>長汀、寧化、龍巖沙縣,河源溪流域歸長汀縣管轄,設河源里。

位于河源溪流域的培田村曾長期由長汀縣管轄,于1950年代中期隨宣和鄉(xiāng)劃轉到連城縣。

《培田吳氏族譜》記載,元至正四年,開基祖吳八四郎由浙江遷至寧化,再輾轉遷居河源地區(qū)定居開族。

明朝初年,其孫吳文貴攜家室遷往上籬村北面岡背定居,這片土地被稱作“背田”。由于“培”,意含培育人才,也含培植禾苗獲得豐收的寓意,“背”與“培”兩字諧音。于是,在明代,先人們把“背田”改稱“培田”,沿用至今。

地處崇山峻嶺之間的培田,早期居民主要以農耕為生。春耕,是培田一直傳承的試犁習俗。每到農歷三月,當地都要舉辦獨具特色的春耕節(jié)。伴隨著水田里耕牛勞作,扶犁翻地,一年一度的春耕節(jié)拉開序幕。這銘記稼穡艱難的儀式,是農耕時代的文化記憶。

祭祀農神的活動盛大、隆重而莊嚴。鼓樂聲聲,檀香裊裊,村中德高望重的長者代表全體村民酹酒以地,呈獻祭品,以代代相沿的儀式,表達著對農神的敬畏,對農事的敬重。

耕讀傳家,詩書繼世。明弘治年間,吳氏七世祖吳祖寬創(chuàng)辦了培田第一所學堂——石頭坵草堂。清乾隆年間,后世族人于此基礎上擴建為留存至今的“南山書院”。書院院門楹聯“距汀城郭雖百里,入孔門墻第一家”為明代兵部尚書裴應章所題,在裴應章看來,培田雖遠離汀州府城,卻以其鄉(xiāng)村教育成就鼎盛文風。

明清科舉時代,南山書院總共培養(yǎng)出191位秀才,其中11人登進士第。

在吳氏歷代考取功名的族人中,武生員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吳拔楨是其中的佼佼者。民國《長汀縣志》記載:“吳拔楨,十四年戊子科第六名,壬辰進士”。

培田村前的這座“恩榮”牌坊,就是晚清朝廷為武進士藍翎侍衛(wèi)吳拔楨特許建造的。

從耕讀傳家到亦官亦商,培田吳氏家族走過既充滿坎坷艱辛又不同凡響的發(fā)展歷程,而他們在每一歷史階段的榮耀與輝煌都凝聚在一座座高堂華屋之中。

培田建筑特色被稱為“九廳十八井”,采用中軸線對稱布局,廳與庭院相結合,既吸收了北方庭院式建筑的布局特點,又適應南方多雨潮濕的氣候特征。它特別適合于聚族而居的大家庭生活,實際上是官方“府第”式建筑在民間的翻版。

延綿成片的高堂華屋中嵌著這樣一條古街,號稱千米長街。據史料記載,培田在明清時期曾設“義和墟”而繁榮一方,墟場主要在這條街上。

當年,千米長街上店鋪林立,商號麇集,不但經營各種雜貨,還有銀庫、當鋪、客棧等名目繁多的服務業(yè)。

幾番風雨,幾度繁華。保留了一片鄉(xiāng)土中國遺風的培田,是中國傳統(tǒng)鄉(xiāng)村與文化的活化石

培田的歷史濃縮了客家人的歷史,培田的文化凝聚了客家人的文化,培田的山水寄托了客家人的鄉(xiāng)愁。

一代又一代的培田人,以家族為依托,士農工商諸業(yè)并舉,使得歷代培田人能夠走出閩西山區(qū),為家族的繁衍與發(fā)展汲取外部資源,然后再回到家鄉(xiāng),建造家園。培田是他們的根基,是他們的歸宿。

不依賴于鄉(xiāng)土,也不離棄鄉(xiāng)土,培田鐫刻著鄉(xiāng)土中國的記憶與情懷,展現著客家人的智慧與勇敢……

《中國影像志·福建名鎮(zhèn)名村影像志》由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與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聯合攝制,福建電視臺綜合頻道與海峽衛(wèi)視聯合承制。該片采用影像形式展現福建省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zhèn)名村的“名”“特”風采,從地方志的角度講述福建名鎮(zhèn)名村的歷史,將歷史智慧和方志典籍通過影像形式“立”起來、“活”起來,是福建省方志委在全國方志系統(tǒng)率先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的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助力走鄉(xiāng)村文化興盛之路的實際行動,也是福建省方志委貫徹落實福建省委、省政府關于農村工作有關部署的具體舉措,將對傳承發(fā)展提升農耕文明、留住鄉(xiāng)愁記憶、延續(xù)鄉(xiāng)村歷史文脈和培育文明鄉(xiāng)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等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精彩片段搶先看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12月17日21:48,

《中國影像志?福建名鎮(zhèn)名村影像志》

第一季

第六集連城培田篇!

Hash:d1d26f78b5660cda90fdd533a4851ff55497952b

聲明:此文由 海峽衛(wèi)視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