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這條“低調(diào)”古村,曾走出兩位皇帝欽點的“御前侍衛(wèi)”

兩兄弟連中進士

還被乾隆皇帝欽點為御前侍衛(wèi)

村民長壽健康,曾被賜建長壽牌坊

……

佛山順德

藏著一座人杰地靈的低調(diào)古村

這里河網(wǎng)密布,水鄉(xiāng)風情盡顯

這里,就是上地村

上上之地,上等之人

上地村,位于順德區(qū)杏壇鎮(zhèn)東南部。原名馬村,因代過往客商飼養(yǎng)牛馬牲畜而得名。何氏先祖于南宋初年從珠璣巷南遷至馬村,至四世祖何淡為了改善泥爛的村容環(huán)境,出資修筑白板石路環(huán)繞全村,于是馬村由一牧牛拴馬村的泥爛之貌,成了一片干凈整潔的地方。

△上地通津牌坊

“上地村”,曾因地處“江邊坦地之高”而被稱為 “高坦”,而在高坦往西走上一些就到了一片平地,就是當時的馬村。當時人們到了馬村就叫到了“上地”,意思是從江邊走到了實地。

何淡公考取功名后,認為村名不雅。于是在元朝至元元年把“馬村”改為“上地”,喻意在此上上之地能孕育出上等之人,功名富貴,人旺財興。

人才輩出,文武雙全

上地村的祠堂曾達36間,現(xiàn)存17間。它們的黑瓦青磚,訴說著家族的輝煌;它們矗立在故鄉(xiāng),等待著每位游子族人。

松澗何公祠是村中面積最大且保存得最好的祠堂,始建于明弘治三年,由何氏九世祖以其父松澗之名立祠。氣派宏偉,飛檐翹脊,精雕細琢,美輪美奐,庭院寬敞,古樸莊嚴。

走進公祠,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熱鬧的村居圖,這里早已成為了村民活動中心,只見村民們聚在祠堂里休閑,或聊天或閉目養(yǎng)神……淡定從容。

再往里走,大廳中大量精美的雕樑畫柱最為吸引眼球。四爪蟠龍紋飾,莊嚴威武,可見何氏家族當時的社會地位之顯赫。而屏壁之上,懸掛著一面匾額,上書“欽點御前侍衛(wèi)”。何瓊武、何瓊詔兩位都被乾隆皇帝欽點為御前侍衛(wèi),棠棣競秀。村中還有“侍衛(wèi)巷”內(nèi)有“侍衛(wèi)府”,印證了兩位“御前侍衛(wèi)”的足跡。

何瓊武在清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科會試中式第二名,為會魁,殿試三甲第六名進士;何瓊詔清乾隆十七年壬辰(1752)恩科中式第二名武舉人,同年恩科會試中式第五十三名,殿試二甲第五名進士,成為當?shù)亍皟尚值苓B科進士”的美談。

古老祠堂前面,寂靜地矗立著一塊塊功名石。左文右武,寓意文治武功,記載著何氏先輩的輝煌,也激勵著后輩奮發(fā)圖強。

廟宇眾多,古跡遍布

上地村除了祠堂遍布,還有很多古廟。建于蓮花寶地的這座古廟,環(huán)境清雅,人稱“小西湖”。青磚黛瓦,雕梁畫棟,氣派不凡。

因上地村環(huán)境好,村民大都長壽,百歲老人甚多。在清朝同治六年,曾被賜建百歲牌坊 。牌坊面南而建,為四柱三間兩層沖天式結(jié)構(gòu),花崗巖建筑。坊額上正中石匾刻“圣旨”二字,其下橫批石匾刻“升平人瑞”。石柱上刻“同治六年奉旨旌表敕授文林郎何大寶立”字樣。這也是順德現(xiàn)存保護較完美的古牌坊之一。

上地村不大,卻有小橋十多座,其中最古老、最有名的當數(shù)松澗何氏祠堂前的躍龍橋。橋建于清康熙十七年,橫跨環(huán)鄉(xiāng)涌,連接東安、躍龍兩地,是一座紅石單孔石拱橋。橋長13.2米,頂寬3.25米,高3.6米。橋拱為縱聯(lián)砌置法,一邊石階10級,一邊石階11級。橋身刻“躍龍橋”三字,旁刻“康熙戊午”。

炮樓也是上地村古民居群的一道獨特的景觀,主要建于社會動蕩的清中后期。它是預防戰(zhàn)亂和外來劫匪的防御性建筑。四周布滿槍眼,各層木梯直通堡頂云臺。在上地村這樣的炮樓共有七座,現(xiàn)存三座。

如今的上地

將現(xiàn)代新農(nóng)村與古村文化相結(jié)合

靜謐安閑,悠遠古樸

青墻黛瓦的古屋、靜靜流淌的河水、

玲瓏別致的古橋、悠長曲折的小巷......

靜候您的到來

來源:佛山古村有約

編輯:梁韻芮

Hash:5aaed552d05e4851cf9f20a6b8fb83e601350226

聲明:此文由 佛山文化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