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記憶 | 百年老站大智門:見證城市滄桑巨變~!

關(guān)注我們喲

百年老站大智門成雋永

中國最美火車站”

大智門火車站,現(xiàn)今已經(jīng)被稱作歷史遺跡,站在原址前,面對著絕美又孤立的候車大廳,多少讓人有些悲愴后的迷茫。卸掉行運重任的大智門站,那些歲月與滄桑卻并沒有隨著時間流逝掉,人們將其完整的保存下來。百年老站房就像是深埋的女兒紅愈久愈沉香,在車流不息的京漢大道上,站成了老漢口的地標式建筑,曾經(jīng)繁華的城市中心,滿載著城市記憶與榮光,將興起一座全新的藝術(shù)中心。

01

大智門火車站,又名蘆漢火車站、京漢火車站,為法式風格建筑。它是中國第一條長距離準軌鐵路——京漢鐵路南端的終點站,是我國少數(shù)尚存的早期火車站候車廳之一。大智門車站不僅是記載了中國鐵路發(fā)展歷史的活文物,它也見證了保衛(wèi)武漢的日日夜夜。其主體建筑候車大廳年代較早,為中國近代鐵路建設(shè)尚存的重要歷史見證。

02

1991年10月1日,新的漢口火車站建成后,這座火車站停止使用,2001年06月25日,大智門火車站作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該火車站采用的是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建筑平面布局為中間是候車大廳、兩側(cè)是配廳和輔助用房。候車大廳建筑面積1022平方米,呈正方形、四角均設(shè)有鐘樓,內(nèi)部用四根拱柱支撐,大廳的頂部為穹頂,體形簡潔、空間開朗?;捎昧?a href='/techan/16739' target=_blank>花崗巖,與上部的白墻、大玻璃窗戶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建筑的鐘樓為約20米高的塔堡,堡頂采用鐵鑄,呈流線紡錘形。建筑的墻面、窗洞、檐口都用線條與幾何圖形的雕飾,使得整棟建筑華麗生動,有著很高的藝術(shù)效果,即便今天看上去也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

大智門火車站

漫步于涅槃回歸的中山大道,您會路過周邊諸多的老街、老巷,這些歷史久遠的街巷,是武漢這座城市發(fā)展的見證者,車站路是其中之一。

1905年12月即清光緒三十一年底,全長1214公里的盧漢鐵路全線竣工并更名為京漢鐵路。1906年4月1日,京漢鐵路全線通車。每日南來北往的人流,讓漢口大智門火車站及其車站路聲名鵲起,直至1991年10月漢口火車站(原大智門火車站)停止使用之前,車站路都是武漢最著名的街道之一。

車站路得名源于盧漢鐵路(今京漢鐵路)和大智門火車站(今漢口火車站)的修建。眾所周知,盧漢鐵路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條自主修建并投入運營的鐵路,它的建成,改變了武漢在近代中國經(jīng)濟格局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為武漢贏得“東方芝加哥”的美譽立下汗馬功勞。

滄海桑田,昔日的火車站臺及橫跨漢口鬧市的京漢鐵路,已變成寬敞的京漢大道,架空而過的城市輕軌交通列車,飛馳在曾經(jīng)輝煌百年的京漢鐵路舊址的上空。

如今的車站路——東南起于沿江大道,經(jīng)洞庭街、勝利街、岳飛街、中山大道、友益街,西北至大智門火車站止——格局是抗戰(zhàn)勝利后最終完成的。在此以前,這條路被分割為幾段,且叫著不同的名稱。1946年元旦,幾條道路才被合并統(tǒng)稱為“車站路”,沿用至今。

作為法租界的主要干道,1896—1943年間,車站路始終是漢口法租界的核心區(qū)域。有“小巴黎”之稱的漢口法租界,面積在五國租界中位居第四,但繁榮程度居漢口之冠,且為當時漢口茶館、戲院、劇場、電影院、咖啡館的集中之地。民國時期,武漢的商業(yè)娛樂中心分別在“本地街”六渡橋和法租界車站路一帶。因此,車站路曾一度引領(lǐng)漢口風華,呈現(xiàn)出一派別樣的喧囂和繁華。

清末的京漢鐵路漢口大智門車站

民國初年漢口車站路景觀

1931年漢口大水中的車站路

1917年12月28日啟用的漢口大智門火車站新站房

當年特大洪水襲擊武漢,三鎮(zhèn)淹沒水中達兩月之久,火車站前的大馬路上,人們不得不靠小舟通行。這里現(xiàn)在什么樣,您去看一看,拍一拍吧!

如今租界早已成為了一個歷史名詞。但是街區(qū)還在,建筑還在。對于車站路,乃至與車站路連通的諸如洞庭街、勝利街等,以及被這些街道串連的街區(qū),都因為這個歷史名詞,在濃濃的本土風情里,多了些異域格調(diào)。

這格調(diào),大多被濃縮在當年興建的洋房樓院里。這些被稱為“武漢市歷史優(yōu)秀建筑物”的老房子,以各自迥異的風格和執(zhí)著的守望,似乎在默默地見證歷史,似乎在默默地向人們昭示車站路不平凡的百年滄桑。

尋找藏在街道中的百年歷史。從大智路一直走到江漢路,你會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武漢。對大智門火車站有著特殊的情感,原先立于車站頂端的是齒輪,現(xiàn)在換成了雄鷹。

編輯:楊雪松、熊樂

審核:葛璞

武鐵新媒體 責編:方新鳴

Hash:31198e3eee00bf0d9287fe7806de34e460c078e1

聲明:此文由 武漢鐵路局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