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往事西山一枝花,并州第一村

西山一枝花,并州第一村

王欽

說九院村是并州第一村一點也不為過,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九院村作為太原市率先改革開放的試點村,在當時是起著引領作用的。

九院村今有新、舊兩處。九院舊院址在九院沙河北側,北鄰白家莊,南毗官地礦,原名九園,住有九戶人家。修建了大小樣式統(tǒng)一的九處院落得名九院村。舊九院由官地、一家莊、木瓜凹、秋溝、狼坡、九院六個自然村組成。1981年地名普查時舊九院村屬白家莊生產大隊的第二生產小隊。1983年九院村從白家莊生產大隊分出單獨成立九院生產大隊。1985年改為九院村委會?,F為白家莊街辦管轄。南靠河澇灣村,北接西銘村,全村150戶,508多人口,耕地1064畝。

八十年代,九院村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村黨支部、村委會帶領村民搞運輸,發(fā)展企業(yè)生產。集體經濟不斷壯大,1987年購買了天龍?zhí)煜履洗笱?0多畝土地興建新村。新村占地11.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3萬平方米,村民居住面積2.7萬平方米,新村布局整齊,建筑新穎,均為二層別墅式住宅樓。1990年10月全村村民集體搬遷。從此,九院村民擺脫了貧困與荒涼,結束了住煤石頭窯洞歷史。被譽為西山一枝花,并州第一村。

時光倒流30多年,九院還是一個住破窯洞、吃返銷糧的“光棍村”。1990年新村落成,九院成為富甲一方的“并州第一村”。九院村所在的西山,是山西的大煤田之一,早在唐代,當地就有了挖煤的記載。1983年,中國農村掀起了家庭承包、分田到戶的改革大潮。當時的九院二隊已經是遠近小有名氣的萬元村。盡管當時九院逐步過上了好日子,但老書記石巨成和村委一班人知道全村位于煤礦采空區(qū),隨著土地底下的煤層被掏空,地下水源被破壞,九院很有可能重返沒地種、沒水喝、沒活干、沒路走的貧困狀態(tài)。當前最要緊的是讓村民們盡快富裕起來,有錢了就能搬離這個“山高路遠石頭多,一出門來就爬坡”的鬼地方。他們想到了買車,給西山煤礦拉煤,跑運輸掙錢。幾個人遠赴東北北大荒,從當地收購了13輛七八成新的“依法W50”小翻斗車。車開回九院,村里也隨之成立了運輸隊,統(tǒng)一對外攬活,九院也因此成為遠近聞名的汽車專業(yè)村。包產到戶以后,九院村并沒有放棄發(fā)展集體經濟,他們的想法是“個體”和“集體”兩條腿走路。村民集資買車,解決了個人致富的問題;至于集體經濟,他想到了辦煤礦。這一年,國家鼓勵集體和個人開礦采煤,九院村辦起了第一個煤礦——滴水崖煤礦。到1988年,村里有了七八個煤礦,集體產值突破2000萬元。這一年的村委會提出了逐步搬出采空區(qū)的新村建設方案——投資1900萬元建設九院新村。1990年10月7日,新村落成。新村建成后就被省里定為山西省外事辦的一個參觀點,每年都有大批國內外客人前來觀摩學習。

生態(tài)文明建設是系統(tǒng)工程,是千年大計。近年來,九院村牢固樹立“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探索實踐過程中,挑戰(zhàn)與誘惑并存,堅持‘兩山’理念指引的正確方向,一張藍圖干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致力于恢復西山生態(tài),在舊村原址打造狼坡生態(tài)景區(qū)。狼坡還有另一個名字叫“羅盤”,按當地口音,“羅盤”和“狼坡”很相似。因這個地方山高溝深,草木茂盛,過去有狼經常出沒,所以人們慢慢地將“羅盤”叫成“狼坡”。將矸石推到溝里,填溝造地,然后把好土翻上來栽草種樹。通過西山生態(tài)改造,沉陷區(qū)的地質地貌得以改善。由國土資源部立項的國家級農業(yè)綜合綠色園區(qū)九院南山“萬畝復墾開發(fā)工程”也同步推進。如今的狼坡景區(qū)成為了我市最大的野生生態(tài)公園,山高溝深,泉水常年流淌,草木茂盛,原生態(tài)植被覆蓋,野生動植物豐富。山頂的一塊平坦地面上新建有一幢仿古木結構閣樓——邀月閣。登上邀月閣的三層,可觀賞到遠處云遮霧罩的廟前山、石千峰、天龍山的景致,向東眺望,太原城便盡收眼底。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既是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也是思想觀念一場深刻變革,祝福九院村,愿這枝“改革之花”開的更加嬌艷!

Hash:991dd0fcead8144f24eda54422582b3b95be4e4e

聲明:此文由 文學匯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