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與景點——清真寺(第二篇)

清真大寺

清真寺——清真大寺

位于東河區(qū)清真寺巷9號,地勢南低北高,大寺以南是馬號巷,太平官巷之西有關帝廟,關帝廟正門臨東門大街,市面繁華。清真大寺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雍正年間,清廷“不準向塞北移民”的禁令已經(jīng)松弛,先有河北滄州王姓,山東武定(武定為墓碑所載)白姓等戶回族來包聚居建寺。民國二年(1913),瓦窯溝沐浴室、禮拜殿建筑已經(jīng)全備,稱為“小寺”,本寺相對稱“大寺”,名稱沿用至今。寺址選在東河區(qū)北梁東端,這里回族居民比較集中,以一個寺院為中心的穆斯林聚居處舊稱教坊。此處是包頭舊城發(fā)祥地,道路暢通,就業(yè)謀生方便,水源條件較為良好。

清真大寺以禮拜殿(意為“禮拜真主的地方”,俗稱大殿)建筑最為精致。大殿,座西面東,朝拜者則面對西方—圣地麥加的圣寺(禁寺、天房)的方向禮拜。乾隆八年(1743),始建簡易土房大殿五間,沐浴室3間。建寺主持人王修、白三木是回民中最早來包頭的定居者。這5間土房在以后改建中消失了。

一、今天我們所見的禮拜殿是道光十三年(1833)白可德和王大興主持,在原址新建的。大殿15間,即本殿中段“硬山起脊”部分(內(nèi)有24根立柱,是禮拜殿的主體),前接抱廈(內(nèi)有10根立柱)。同時進行的工程有山門,沐浴室,教長辦公室等,其時,朝廷封為“上品級的清真寺”。

二、道光三十年(1850),于“硬山起脊”部分之西,接連建窯殿。平檐,頂為平面,即我們所說的“平檐部分”,因靠近窯殿,位置比較尊貴。在頂中間開一天窗,以供采光與通風之用,天窗之上筑六角亭(俗稱六角閣樓,不是月樓),以增加建筑之美觀,此為本殿西段。

三、民國二年(1913),又需擴大面積,因為“硬山起脊”部分前有抱廈,若能將殿外三間抱廈前移,是為上策,于是請包頭著名木匠郭三鎖(人稱“活魯班”,家住東河區(qū)王國秀巷11號),利用大寺院內(nèi)兩顆大樹,裝上滑車,將此卷棚抱廈整體前移7米,于其后接著插進去新建筑了“硬山卷棚”部分,此為本殿東(前)端。

四、民國二十四年(1935),向西作第二次擴建,也是最后一次擴建,主要是“平檐部分”西墻兩側(cè),向西推移5.5米,使殿內(nèi)擴大了面積,方便了使用。擴展部分稱為“尾段”。尾段以西,殿墻外3米便是本寺的西界墻了。

清真大寺禮拜堂外景

圖文來源:《包頭老城》、《回望北梁》、互聯(lián)網(wǎng)

Hash:48b9039335a61c5e9fc4ae1ee3bfed4116ad279c

聲明:此文由 包頭博物館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