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光榮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理工附中行政黨總支參觀理工大學校史館

,

2017年10月19日,正值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之際,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行政黨總支組織黨員和積極分子參觀北京理工大學校史新館,學習了解理工大學和理工附中血濃于水的歷史文化,加深對黨的認識,繼承和弘揚延安精神、愛國情懷,同時緬懷為國防軍工事業(yè)作出突出貢獻的老一輩科學家、革命教育家。此次活動由行政黨總支主辦,第三行政支部承辦。

理工大學校史新館坐落在理工大學國防科技園5號樓二層,于2017年9月22日開館,展區(qū)1591平方米,設有校史館常設展區(qū)及科技成果展區(qū)。其中,校史館常設展區(qū)754平方米,用于展示校史校情,共設有序廳和“延安誕生豐碑永存”、“輾轉華北薪火相傳”、“遷址北京蓄勢拓新”、“光榮京工矢志國防”、“艱難歲月恪守使命”、“改革開放再譜華章”和“追求卓越開創(chuàng)未來”7個展廳,全面系統(tǒng)地反映了理工大學自1940年建校以來的辦學歷程和辦學成就;科技成果展區(qū)566平方米,是全電子屏的通用、機動展廳,展示理工大學科技成果及其它展覽。

參觀理工大學校史館

周立偉院士的日記本

黨員們在參觀過程中了解到理工大學的發(fā)展歷程以及與理工附中的深厚情誼:北京理工大學是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李富春、徐特立、李強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先后擔任理工大學的主要領導。她的前身是1940年創(chuàng)辦于延安的自然科學院,1943年并入延安大學,1946年更名為晉察冀邊區(qū)工業(yè)專門學,1948年與北方大學工學院合并成立華北大學工學院,1949年遷入北京后,合并中法大學校本部及數(shù)理化三個系,1951年更名為北京工業(yè)學院,1988年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而理工附中前身就是當時成立于1940年的延安自然科學院即解放后的北京工業(yè)學院的附屬中學,1990年,隨“北京工業(yè)學院”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而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北京理工大學的9號樓還曾是理工附中的校址之一?!把影哺⒅袊鴫?、北理情”是大學和中學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共同動力。

北京理工大學的9號樓曾是理工附中的校址之一。

通過觀摩數(shù)萬文字史料、千余張圖片以及大量的實物、立體模型等,黨員們深切感受到了理工大學的飛速發(fā)展和老一輩革命教育家、科學家的突出貢獻:北京理工大學從延安自然科學院時期的幾十眼窯洞百十名師生,只有化學工程科、機械工程科、土木工程科、農業(yè)科、林牧科5個學科,成長為一所擁有四個校區(qū),17個專業(yè)學院,涉及10個學科門類“理工為主,工理管文協(xié)調發(fā)展”的研究型、開放式大學。70年多來,理工大學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量的人才,被譽為“培養(yǎng)紅色國防工程師的搖籃”,為國民經(jīng)濟建設和國防科技工業(yè)發(fā)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活動后,黨員們還相互交流自己參觀理工大學校史館的深刻理解和體會:

2017年10月19日中午,我跟隨支部一起參觀了北京理工大學校史館。從1940年在延安誕生為抗戰(zhàn)建國服務,到21世紀的今天為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培養(yǎng)高層次人才;從露天課堂、吃住窯洞,到現(xiàn)代化校區(qū)、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理工大學一直堅持“一切從提高教學質量出發(fā),一切從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出發(fā),一切從奉獻偉大祖國出發(fā)”,其“引領之雄心、育才之恒心、報國之決心”令剛剛步入工作崗位的我受到極大震撼,作為一名教育行業(yè)的青年黨員,我更應多學習徐特立等老一輩教育家投身教育事業(yè)的決心、熱心與恒心,在十九大召開之際,以實際行動彰顯黨員風采,為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玉晶

理工大學的歷史,是一部伴隨著中國革命的成長史。一份份手稿,一項項成就,無不體現(xiàn)一所大學的厚重與沉淀,自信與革新。

——孟娜

北京理工大學校史館內一幅幅老照片闡述著北京理工大學的往昔,通過參觀深刻感受到北京理工大學悠久的歷史與近年來的巨大變化。圖文并茂的信息版和充滿歷史印記的實物展示著北京理工大學各個方面的精神風貌與杰出成就。

——張媛

參觀了理工大校史館后,我為自己身為一個理工人而感到自豪。校史館里陳列的每一項技術發(fā)明,講述的每一個故事,都表明一代代理工人為國家的建設和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繆儒婧

今天下午榮幸參觀北京理工大學校史展,深入了解了學校的發(fā)展和良好的學風,校風,鞏固軍工在學科領域的領先和前列地位的同時,實現(xiàn)了五個歷史轉變,整體實力居國內高校的先進水平,產(chǎn)生了國際影響。

——張永紅

徐更光用手捏炸藥就可以估計出它有多少克,作為教師也應該對業(yè)務精益求精,不斷進取。

——張春鴻

歷害了我們的理工大!老一輩革命家、科研專家、新一代高科人才,他們對專業(yè)的刻苦鉆研、技術上創(chuàng)新、工作中默默無聞、不怕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仰學習。

——王彩云

今天參觀了北理工校史館,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北理工的國防技術那么牛?。≡趪揽萍己蛧抑卮笱芯咳蝿罩械牡匚缓芨?,整體科技實力位居全國高校前列。我認真閱讀了北理工的發(fā)展歷程,了解了北理工的歷史,品味了北理工的文化。不虛此行!

——夏蕾

攝影:彭警

文字:彭警

編輯:彭警

Hash:0a05a6ecf6493234ba7fe89ead8d2126a42c1be8

聲明:此文由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