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滿清:顯赫一時的“總理衙門”,為何僅存在40年就被取締?

1901年7月,存在40年的“總理衙門”宣告終結,走完了它短暫、卻坎坷的歷程??偫硌瞄T是清廷為了應對日益復雜的洋人事務而專門設置,但是,1901年的中國,剛剛經(jīng)歷了“庚子國難”、與西方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在這個緊要時期,作為與洋人交涉的重點單位,總理衙門本應該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卻為何黯然落幕呢?

一句話——被淘汰了!

背景

總理衙門的全稱是“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是在咸豐帝的批準下,于1861年1月設立。1861年的外患,雖然讓清廷倍感壓力,但是,從總理衙門的規(guī)模和位置來看,并沒有引起朝廷太高的重視。說白了,就是一處宅子,是前大學士賽尚阿的府邸,而且也只有一半,東半部是最早的外語教學機構——京師同文館,西部才是總理衙門的辦公所在

總理衙門的設立是參考軍機處的整體構造,由一位親王總領,下設大臣、章京兩級職官,人數(shù)并不多,有時7、8人,最多的時候也就是10余人。總理衙門前后只有兩位總理大臣,一個是奕?,任職28年;另一個是奕劻,在位12年??偫硌瞄T下設南、北洋通商大臣。最初南北洋大臣為專職,由買辦化的官僚薛煥、崇厚任職,后分別由兩江總督和直隸總督兼任。但是,北洋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與總理衙門在業(yè)務上的關系是平行的,只是在遇到疑難問題時,可與總理衙門咨商,由總理衙門代奏朝廷。

總理衙門的設立,和當時的外部環(huán)境緊密相連。自從鴉片戰(zhàn)爭叩開大清國門之后,洋人開始大量涌入中國,由此引發(fā)的貿(mào)易、稅收、官文等諸多問題并沒有一個專門的機構進行處理。當時經(jīng)辦這些事務的大多是那些督撫大員,但這些人不愿染指洋務問題,常常互相推諉,使很多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西方迫切需要一個專業(yè)機構來作為和清廷“溝通”的橋梁。于是,在簽訂了《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后、西方軍隊撤離時,奕?在“邀功”的奏折中再次表達了設立專門洋務機構的請求:

外國事務,頭緒紛繁,駐京以后,若不悉心經(jīng)理,專一其事,必致辦理延緩,未能悉協(xié)機宜。

這次得到了咸豐帝的批準。

總理衙門也曾發(fā)揮出一定的作用,比如英法聯(lián)軍撤退后的善后處理、外國使團的接見、海防問題的協(xié)商、乃至各種條約的修繕等,但這些都是在奕?時期完成的,在奕?受到打壓之后,總理衙門的職位和作用就大打折扣,到了奕劻時期,實在想不出有什么太出彩的表現(xiàn)

那為什么總理衙門又會被取締呢?這個原因有點復雜,咱們逐一分析:

其一:洋人的需求

在那個主權已經(jīng)名存實亡的年代,洋人的需求往往可以主導一切,總理衙門既是在洋人的需求下誕生,也是在洋人的需求下滅亡

總理衙門設立之初,參與其中的奕?和文祥等人都是朝廷的實權人物,雖然沒有決策權,但是所提要求基本上會被朝廷恩準。這一時期,是總理衙門和洋人的“蜜月期”,雙方在各種問題上的分歧都能得到有效解決,可是奕?被打壓后,總理衙門的影響力也開始急速衰退。英國公使對總理大臣文祥、沈桂芬等人十分不滿,其聲稱:

在中國做了7年駐京大臣,受盡文中堂慪氣,如今文中堂去世,又有沈中堂,辦事一樣路數(shù),處處欺瞞哄騙

這是李鴻章《李文忠公全集》中的記載,想來不會有錯。只不過,洋人的這種需求也沒有引起朝廷的重視,直到庚子年之后,洋人將這一要求明確寫入《辛丑條約》中,以條約的形式來要求清廷,迫于無奈,清廷才決定將總理衙門取締

其二:內(nèi)部的紛亂

嚴格來說,總理衙門從建立到取消,“亂”字始終充斥其中,只不過,在奕?管理時相對規(guī)范,之后就逐漸“失控”了。

總理衙門并非專辦外交事務的機構,但是,在它的發(fā)展過程中,卻將一切和“洋”有關的事務全部統(tǒng)轄在它的“業(yè)務范圍”之內(nèi):

海關稅務,這本來由戶部掌管,可后來戶部“僅司銷核而已”;

再看禮部,自從有了總理衙門,外國使節(jié)來華的一切事宜就不再歸禮部管轄,甚至租界約定等問題,也都歸屬總理衙門;

兵部呢?鴉片戰(zhàn)爭之后,海防成為重心,但是,大到武器、軍艦的采購,小到沿海兵力的調(diào)配,都成了總理衙門的事;

制造業(yè)本屬于工部,可是后來的船政、鐵政、乃至礦務等,都歸總理衙門管轄;

刑部就好嗎?想得美,刑部本來掌管法律,但是洋人只要牽涉到訴訟,往往會到總理衙門進行交涉,根本無視刑部的存在;

(不過我倒覺得刑部更樂于看到這個局面,畢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總理衙門的設立,本應以“外交”為主,可實際上,它幾乎快奪了“六部”的權,“外交”反而成了“兼職”,只屬于“業(yè)余愛好”,這樣一來,精力過度分散,很難有所作為;同時,總理衙門的存在又破壞了正常的行政體系,使其在權力分配上和六部出現(xiàn)重疊和沖突,對朝廷政策的順利實施也構成了影響

其三:效率低下

總理衙門設立之初雖然也大張旗鼓,但是,從人員配備上看,更像是一個過渡性、或者臨時性機構,因為很多大臣都是兼職。就像1898年刑部郎中沈端林在奏折中所說:

上至總理大臣、下至章京,皆為兼職,以一人而任數(shù)事,一日之中,恒苦應接不暇

就像兩江總督和直隸總督都在總理衙門擔任要職一樣。他們本身就有很多事務要處理,如今再涉足總理衙門,分身乏力,所以,辦事拖沓、敷衍了事的作風也就不難理解;

另外一點,總理衙門是參照軍機處而設,所以,官僚色彩濃厚,名字再超前也改變不了封建官僚體制的本質(zhì)。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回國后,在諷刺總理衙門官僚作風時說:

凡各國使臣到總理衙門,必具酒果,王大臣以次陪客同坐,一若以飲食為交涉要務也

而那些負責外交事務的大臣,遇事推諉的人比比皆是。當和外國使臣討論時“新臣望老臣、老臣望親王”,親王只要不發(fā)話,沒人敢發(fā)言,所以,雙方的討論會經(jīng)常陷入眾人啞口無言的“斷帶”境地,為了緩解這種尷尬,“今日天氣不錯”就成為一句流行語,只要有人說出這句話,其他大臣會及時附和,將討論的主題又轉(zhuǎn)移到天氣上去。我甚至懷疑如今娛樂作品中“今天天氣不錯”這種打趣就是取材于總理衙門

其實,在當時不敢說話的官員又豈止總理衙門?封建體制的腐朽在總理衙門表露無遺,簡直成為西方人眼中的笑柄

其四:權利的分流

從總理衙門的結構中我們可以看到,出于地域上的考慮,其下設南洋和北洋通商大臣處理各自區(qū)域的洋務,整體上說,他們應該是平等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北洋因為李鴻章的得勢異軍突起,北洋成為處理洋務的核心所在。

英國一位外交官在回憶中聲稱:“北洋大臣李鴻章,甚至不想掩蓋他實際上是中國的外交大臣這一事實”!他還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樣管理下的總理衙門,只不過是李鴻章天津衙門的一個分支而已!

由地方大員掌控國家的外交權,最容易出現(xiàn)的局面就是當列強進一步索取利益時,往往會以其他地區(qū)為“犧牲品”,從而保全自己的勢力范圍??纯春髞淼摹皷|南互?!?,就是最好的例證。這種形勢,雖然有時會有利于某個西方國家的利益,但是,卻不利于西方國家的整體外交,“拆東墻補西墻”的做法始終不會長久。

另外,總理衙門的權力從北京轉(zhuǎn)到李鴻章的北洋所在地天津,這也成為西方外交順利進行的一個障礙,畢竟駐華公使大多數(shù)還是聚攏在京城的。1897年,李鴻章在甲午戰(zhàn)敗后出訪歐美五國時,國內(nèi)的洋務處理幾近停滯,英國公使因此大發(fā)牢騷:堂堂首都,掌外交者竟在數(shù)百里之外!

總理衙門的設立就是為了“以收外省之權”,可40年后回頭看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饒了一圈,又回來了,朝廷聚攏起來的外交權力再次分散到了地方。在這樣的情況下,西方各國強烈要求朝廷改變這一現(xiàn)狀,“安處于京師,不再奔問于外省”。

由此可見,總理衙門從設立之后就爭議不斷,無論在國內(nèi)、還是國外都沒有達到外交家們期望的效果,這也是它被取締的必然。

尾話

在封建制度這個大前提下,任何機構、部門的設立,首先是要成為封建制度的“服務者”,“外交”是其次的考慮??偫硌瞄T一方面要適應西方列強入侵后帶來的各種變化,另一方面還要力圖維持舊制、維護大清朝的尊嚴,因此,在職能、性質(zhì)、以及具體操作中都會出現(xiàn)很強的復雜性和矛盾性,很難做到“魚與熊掌”的兼得,甚至會出現(xiàn)“顧此失彼”的被動局面。久而久之,就成了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所以,它的取締,也成為一種必然

總理衙門的設立,有一定的前瞻性,但在某種意義上,也是西方資本主義在中國的一種推廣和蔓延。清政府如果過于推崇總理衙門,就必須對固有的政治體系和制度進行整改??上?,后滿清時代的統(tǒng)治者依然堅守著脆弱的“大國”思想,斷不會做出“有違祖訓”的事來,從而錯過了與資本主義的并軌,但不能否認,他們也曾經(jīng)為此做過努力!

Hash:99cbb4f76291de6d4906bbf1e261970c3fdcc4a9

聲明:此文由 朱邏輯視界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