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與梁啟超師徒墓地對比,一個滿目瘡痍,一個風景如畫

慈禧太后作為晚清政權的掌控者,一直走的是保守路線,光緒帝雖然滿腔熱血,一心求變,并試圖扭轉清朝的頹勢,但受控于西太后,光緒帝想法雖多,卻很難得到實施,光緒帝的思想一方面源于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再之就是受到晚清朝臣及民間學士們的影響。

說到光緒帝試圖求變創(chuàng)新,那就不得不提中國近代史上比較有名的一次事件,那就是“公車上書”。

1895年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除了割讓土地,還賠償白銀二億兩,當年在北平參加會試的進士們,得知這一情況,還未等到發(fā)榜,康有為、梁啟超等人聯(lián)合一千多名考生,寫成了一篇多達18000字的“上書”,“上書”雖然被清政府拒絕接收,但卻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史稱“公車上書”。

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上書被拒絕,其實是被以慈禧太后為核心的保守派所拒絕,光緒帝沒有實權,對這一“壯舉”是愛莫能助,雖然沒能達到目的,但康、梁二人走進了光緒帝的視線,光緒帝心里也在盤算,如果能利用這兩位“能人志士”,對朝廷革新必定有幫助,經(jīng)過多方周折,康梁二人最終走到了光緒帝身邊。

1898年,光緒帝著手“變法”,變法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改革政治”,這損害到了守舊派的利益,因而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康梁二人想法過于簡單,甚至有想借助光緒帝實現(xiàn)自己政治抱負的嫌疑,無奈之下竟然慫恿光緒帝對慈禧太后下手,這一舉動要了所有人的命:戊戌六君子被殺,康有為、梁啟超逃往日本,光緒帝被囚禁。

“戊戌變法”失敗,很多人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康有為和梁啟超雖然逃往海外,卻一直沒有停止宣傳自己的思想,一直到清朝滅亡,此后二人回國,康有為1927年病死于青島,并且葬在了青島,梁啟超1929年病逝于北京,葬在了如今的北京植物園

康梁二人是師徒關系,是為了共同理想走到一起的人,國難當頭之際,他們都選擇“思變”,兩人逃往日本后,接觸到了外界更加先進的思想,于是選擇的路途也發(fā)生了分歧,康有為繼續(xù)“?;时=獭保簡⒊瑒t轉向革命。正因為二人不同的選擇,決定他們死后不一樣的待遇。

1927年3月,康有為在青島猝死,其墓地在如今的青島市嶗山區(qū)大麥島村??迪略釙r的服飾打扮都是清朝官員形象,而且墓中有很多隨葬品,但康有為的頭骨后來被掏了出來,以至于重新安葬時尸骨不全。其實康有為最早的墓地是"暫厝李村"棗兒山,而且是淺埋,1943年才挖墓穴下葬,上世紀80年代才在大麥島北山上修了新墓。

梁啟超墓

梁啟超墓地的命運則完全不同,如今坐落在北京植物園,當年是梁家家族墓地,1978年轉交后成為如今的植物園,梁啟超是和夫人李惠仙女合葬,墓碑立于1931年10月,上面刻:先考任公府君暨先妣李太夫人墓,立碑人有:梁思成、思永、思忠、思達、思禮,女適周、思順、思莊、思懿、思寧,媳林徽因、李福曼等。

康有為墓地幾經(jīng)周折,可以說是滿目瘡痍,幸好如今也被保護起來,雖然沒有沒有梁啟超墓地那么豪華、美景秀美,但總算可以享受安靜。當年二人是如何的意氣風發(fā),梁啟超選擇了正確的道路,因此受到人們的敬仰,至于康有為,當年是不是真心在“求變”,未可知也。

Hash:82b12d9659109498eb6eb612bb269c53a132e4e1

聲明:此文由 歷史天天看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