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塵封的歷史:神秘的方夫人墓

方夫人墓

(位于蒲江縣朝陽湖鎮(zhèn)仙閣村)

(攝于1987年)

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邛州志》卷十二“祠祀”記載:“孝慈方氏墓,在縣南三十二里?!痹撝咀⒃疲骸暗孛i槽灣,即潘成禧之妻,方苞之姊也”。

今天,蒲江朝陽湖鎮(zhèn)仙閣村豬槽灣山坡有清代一圓形土冢墓,單座,直徑3米,高1.8米,占地9平方米。該墓,蒲江坊間稱其為方夫人墓。

方夫人何許人哉?她真是清代文學(xué)大家方苞之姊嗎?為什么,蒲江人至今對她仍然念念不忘?

清《邛州志》記載方氏為“方苞之姊”

清《蒲江縣志》記載方夫人丈夫潘成禧

方夫人的丈夫是潘成禧。據(jù)清乾隆《蒲江縣志》卷二“流寓”記載,“潘成禧,江左人,富才學(xué),系潘宗洛后裔,寄寓蒲江掌教鶴山書院,卒葬縣南豬漕灣,其子本衡補博士弟子員,后歸原籍。”

潘成禧,蒲江縣志稱其為江左人。魏禧《日錄雜說》云:“江東稱江左,江西稱江右,蓋自江北視之,江東在左,江西在右耳?!苯?,即今蘇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區(qū)。乾隆蒲江縣志說,成禧“系潘宗洛后裔”。潘宗洛,字巢云,康熙時進(jìn)士,官至偏沅巡撫、湖南巡撫、湖廣提督學(xué)政,工詩文,儲大文稱其文宗史記,詩由義山詣少陵。潘宗洛有《潘中丞集》四卷,自稱為“宜興潘宗洛巢云著”。潘宗洛為宜興(今江蘇宜興市)人,故潘成禧或為江蘇宜興縣一帶的人。

潘成禧掌教蒲江鶴山書院,擔(dān)任山長,非朝廷命官。一個江南人為什么到川西小縣任書院山長?這里面一定有一段歷史淵源。

據(jù)《清實錄》與嘉慶《邛州志》記載,安徽徽州歙縣(一作新安)貢生潘成棟長期在四川做地方官。清代幕僚風(fēng)氣較盛,潘成禧或隨潘成棟赴任,被任為蒲江鶴山書院山長。

潘成禧“富才學(xué)”,由于長期從事蒲江鶴山書院教學(xué),遂定居蒲江。其夫人方氏亡故之后,亦隨夫一起葬于縣南豬漕灣。

其實,方夫人并不是方苞之姐。

方苞,字靈皋,號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桐城派散文的創(chuàng)始人,與姚鼐、劉大櫆合稱桐城三祖。

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卷十七《臺拱岡墓碣》記載,方苞的父親方仲舒有兩個妻子,前為姚氏、續(xù)為吳氏,生有三子五女。方苞之大姐、二姐為姚氏母所生?!断饶感新浴酚涊d,吳氏為方苞親母,生有三子三女。方苞之兄方舟、方苞之弟方林,吳氏母所生三女,為方苞三姐、四妹、五妹。方苞有三個姐兩個妹妹,前兩個姚氏母所生,后三個是吳氏母所生。方苞《鮑氏姊哀辭》《鮑氏妹哀辭》記載,姚氏母所生的兩個姐姐,老大嫁鮑氏、老二嫁曾氏,吳氏母所生三姐嫁馮氏、四妹嫁鮑氏、五妹嫁謝氏。據(jù)此,方苞的姐姐與妹妹中,沒有一個嫁到潘家。清代名望之族,恪守禮教,崇尚貞烈,改嫁一說為門風(fēng)之恥。由此,蒲江方夫人不會是方苞之姐。

方苞畫像

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安徽桐城方氏是一個大家族,有桂林方、魯谼方、會宮方之分系。清《邛州志》所記載的方夫人為“方苞之姊”,或許為方苞之族姊的訛誤。

方夫人在蒲江極有名望,不是僅僅因為她是方苞之姐的傳說。

其一、清代,方夫人之夫潘成禧乃開啟蒲江鶴山書院教育先河者,素來為蒲江人所敬重。雍乾時,蒲江鶴山書院得以重修興復(fù)。據(jù)考,潘成禧是清代十四個蒲江鶴山書院山長中的第一人,為蒲江教育奠定基石。

其二、清咸豐三年(1853),邑廩生何繩武《方孺人墓志銘》記載,方夫人乃“名士家姑”,“精書史、工文字”,有“”閫范母儀”之度,“善家教”,“子皆所裁成”。方夫人為人豪爽大義,曾用書煽打“縈挽章者”之臉頰,怒斥道:“爾子孫務(wù)令知書,乃使世受此辱也?!

其三、蒲江人視方夫人為“本縣捐資興學(xué)之始”。乾隆《蒲江縣志》卷一“義學(xué)田”記載:“豬漕灣田地一分大小,一百五十三塊,計四十畝零,山林七十六畝七分零,載糧六錢一分二厘六毫七絲,系廩生潘本衡插業(yè)衡本江南人后歸原籍,田地捐入義學(xué)?!迸吮竞?,乃方夫人之子,為縣廩生,補為博士弟子員。方夫人辭世之際,遺命其子將自己與丈夫安葬在蒲江,并且囑托將“全業(yè)百畝均捐入學(xué)田”,然后令其“舉家還籍”。蒲江義學(xué)位于縣城,縣令李紳文創(chuàng)辦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乾隆三十八年(1773)、四十年(1775)縣令王銘錫、紀(jì)曾蔭相繼修建,為官府開辦的“聚集孤寒,延師教讀”之所。

清《蒲江縣志》記載方夫人捐資義學(xué)

蒲江,不知寄托著她與潘成禧一生相伴的幾許思念與諸多期愿。方夫人將自己安葬在蒲江的山水之間,與丈夫永世相守相隨。她沒有將全部家產(chǎn)留給兒子,卻反饋給自己客居多年的第二故鄉(xiāng)。這是一個即將離開人世的老婦人,怎樣的眷眷家園情懷?!

有清一代,沒有人統(tǒng)計過,多少貧寒家庭的子弟受益于她的捐資,人生從此走向別樣的命運。

舊時,每逢清明之節(jié),政學(xué)各界均詣墓地祭拜。民國二十八年(1939)清明,蒲江縣長謝從根率縣府人員及各界代表,謹(jǐn)以三牲酒醴,致祭于夫人墓前,并祝文:“嗚呼!飲水思源,莫忘根本。莘莘學(xué)子,惟教乃成。夫人方氏,出自名門。望溪胞姐,籍隸桐城,宦游蒲邑,產(chǎn)置山林。慨捐田畝,培植斯文。此功此德,萬古留存。今置紀(jì)念,節(jié)屆清明?;蒿L(fēng)和暢,水深山青。千秋享祀,無上光榮。三牲酒醴,祭奠以誠。精靈不昧,來格來臨?!?/p>

2018年農(nóng)歷6月18日,蒲江縣傳統(tǒng)文化促進(jìn)會修葺方夫人墓,新建墓碑一通。該碑中題“清鶴山書院山長夫人潘成禧方氏之墓”,對聯(lián)兩幅一曰“執(zhí)掌上庠弘圣道,概捐沃土育英才”,一曰“異鄉(xiāng)施厚德,百世仰嘉風(fēng)”。

潘方氏墓碑

攝影:龍騰)

Hash:f43cc68b19aaf12cee0cd7e46b75fdf47ed7aa80

聲明:此文由 微蒲江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