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交通方式:每小時速度僅7公里,但曾顛覆人類的出行和運輸

在柴油和電動發(fā)動機使航行變得方便之前,船只必須通過人工劃船或被拉動而前進。而馬成為拉船的一個常規(guī)選項。在許多歐洲國家,如荷蘭英國,在某種程度上在法國、德國比利時,馬拉船都很常見。

馬、騾子或者驢子沿著運河行走,拉著一條裝滿貨物或乘客的小型拖船。由于貨物在水上移動時,摩擦力最小,馬能夠拉動的重量是其在傳統(tǒng)馬路上可以拉動的五十倍。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船被是由人拉的,因為許多河岸是私人擁有的,并沒有指定一條能夠讓動物行走的路。因此,只能由一群男人,用肩膀拉動著小船。直到18世紀晚期,英國才開始沿著河岸和運河建造專用的拖曳路徑,這才使得男人被動物取代。不久,馬拉駁船成為運載乘客、郵件和小件貨物的有效運輸方式。在英國的工業(yè)革命期間,每當大量重型產品必須搬到內陸時,馬拉駁船就能派上用場。

從1770年代到1830年代,英國經歷了一段激烈的運河建設時期,通常被稱為英國運河的“黃金時代”。在“運河狂熱”期間,運河建設投入巨資,雖然許多計劃都沒有實現(xiàn),但運河系統(tǒng)迅速擴展到近4000英里。許多運河公司成立,伴隨著瘋狂的競爭。然而,這些18世紀的運河非常狹窄,只有寬度不到2米的船只可以在這些水道中航行。

在修建運河時,必須尋求各種創(chuàng)新的解決方案,以防止牽引馬的繩子在馬通過隧道和橋梁時不會纏結在一起。比如在橋梁的下方修建一條小路,使得馬兒可以從橋拱下方直接通過,避免繩子被橋梁阻擋。如果馬拉船需要掉頭,英國人則在橋梁兩頭都設計了一個斜坡,這樣馬兒可以自如地上橋,通過橋,然后下橋,順利地完成掉頭。

在荷蘭,運河交通非常重要,馬拉船比英國早一個多世紀開始運營。

人類第一次的馬拉船航行于1632年發(fā)生在阿姆斯特丹哈勒姆之間航行,當時小船一共搭載了30名乘客。運河是直線挖掘,以保證最短的路線,但乘客需要在中途換船。這個中途停留的小鎮(zhèn)后來有了一個有意思的名字——“半途而廢”。 20年后,這條路線變得非常成功,以至于路線從哈勒姆延伸到了萊頓

到了18世紀初,一個廣泛的旅行和渡輪服務網絡連接了荷蘭沿海省份的所有重要城市。馬拉船穿越旅行是可靠、舒適和便宜的,速度約為每小時7公里,比步行快,比馬車更舒適。該系統(tǒng)變得如此受歡迎,以至于在19世紀20年代美國在挖掘俄亥俄州和伊利運河時增加了一條牽引路徑。

隨著鐵路的出現(xiàn),馬拉船已經過時,但它們仍然作為英國許多地方的旅游景點而存在。

Hash:0d7da61fb82d1956d3d406b5df9d6e5fa01e3883

聲明:此文由 王不宇看世界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