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德輝:“行走呂梁”游記?】離石神仙山游記

離石神仙山游記

初識神仙山緣于2017年孟秋走近金閣寺,地處離石西北蘭若山的金閣寺,南接神仙山,北連馬頭山,山勢綿延,逶迤不斷,此行本欲前往神仙山,但因時間所限,也無直達通道,僅是遠眺而已;喜歡神仙山緣于它以“神仙”二字冠名,傳說曾有神仙居住過,令人心生向往之情;了解神仙山緣于今春欣賞驢友車愛平、張海才徒步攀登神仙山美拍。特別是,當(dāng)欣賞到神仙山那酷似臨縣大度山突兀高聳景觀時,頓生行走神仙山的濃厚興趣。

庚子之年,孟春時節(jié),我走近神仙山,登臨金頂,山高人為峰,靜心細品讀,別是一番大美滋味在心頭。

神仙山,位于呂梁離石區(qū)北街道辦范家墕村與棗林鄉(xiāng)交界處,距呂梁市區(qū)約14公里,海拔高度為1520米。自古山多名:一曰筆架山;二曰興雨山;三曰狐仙山。據(jù)《永寧州志》記載:“筆架山,一名興雨山,在州治西20里。有云繞是山,則雨隨之。其山三峰秀翠,狀類筆架,故俗呼云?!币蛑苓?0里范圍內(nèi),再無別山叫做筆架山,據(jù)此,可推斷神仙山乃筆架山;據(jù)(明)趙國相《游筆山記》記載:“石城之朔右出20里許,有山名筆架者,肖形也,三峰排矗,中昂旁下,餘若波浪漸削,恍如琢磨所成者,企之則載自呂梁遵川而南,放于屏山,無異觀其出沒無常者,近山之稍低,且有時云出岫而雨即隨,或淋潦既久,則霽生雲(yún)散,鄉(xiāng)人訛傳為仙人呼吸使然。乃別以神仙謚焉”;又據(jù)《離石縣志》記載:“神仙山,位于縣城西偏北,在棗林鄉(xiāng)東北5公里處,海拔1520米,有梳林密灌及草叢植被?!鄙裣?a href='/shanyang/' target=_blank>山陽坡有部分松柏樹,山背陰多為灌木叢覆蓋,此山也稱“狐仙山”,山南側(cè)崖下有兩個天然形成的山洞,據(jù)說以前狐理在此居住過,山頂所建狐仙廟即為印證。據(jù)碑記,神仙山有狐仙廟由來久遠,所建年代已無考證,由于年長月久維修不力,加之日久寇破,至今已面目全非,坍塌成墟。2008年農(nóng)歷3月29日,西崖底村民李欣娥偶得一夢:狐仙受難,無處避難身,托付其修廟。隨后李欣娥夫婦籌資修廟一室,內(nèi)置1.5米狐仙銅像一尊,外置漢白玉狐仙一對。

走近神仙山,驅(qū)車沿著蜿蜒曲折、陡峻窄險的山道緩緩上行,透過車窗,遠遠望去,山峰從平緩的山脈中陡然孤峰突兀,矗立云天,山脊相連,山勢千姿百態(tài)。當(dāng)車行至距停車場約500米處,因山道坡陡路滑,隨停放車輛,始徒步登山。經(jīng)觀景平臺,后沿奇險陡峻、蜿蜒曲折的羊腸小道攀登,仰望雄偉險峻、滄桑厚重的神仙山巔,頓生敬畏;回望來路,滿目溝溝壑壑,縱橫交錯。時值午后,沐浴驕陽炙烤,人雖汗流浹背,氣喘吁吁,但邊攀登邊賞景,隨登臨高度漸升,眼前美景徐徐拉開,視野漸次開闊,景致越來越美。俯視眼前懸崖絕壁,溝壑縱橫;遠眺前方,山川秀美,豪氣一派;縱橫四野,凝思悠遠燦爛的文明,一種逼人的英氣,一種誘人的神秘,沐浴心神,浸潤北川;置身金頂,居高臨下,山勢嶙峋,巖崖陡峻,注視跌宕起伏的身軀,一種攝人的雄渾,一種撼人的氣概,迎頭襲來,跨越歷史,流經(jīng)歲月,心曠神怡。

神仙山廟宇,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歷經(jīng)歲月悠久,遺存古跡頗多。山頂正殿供三教圣人,正殿背后設(shè)道院,有三孔窯洞,供道人居住。南天門坐落在懸崖峭壁之上,駐足俯瞰,甚是險要。順南天門放眼望去,金頂東側(cè)小山脊上建有龍王廟、戲臺、黑虎靈官廟,金頂南側(cè)石梁上建有胡黃柳白灰五大仙家之一的狐仙廟,既陡且險。金頂寺廟現(xiàn)存明代、清代石碑14通。每年農(nóng)歷六月初三如期舉辦廟會,周邊百姓紛紛上山敬香祭拜,祈求順安。傳說這里曾有神仙居住,給神仙山憑添幾分神秘色彩。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走進一座座寺廟,品讀一尊尊神像,辯讀一塊塊碑文,在此尋覓仙人之痕跡,尋找歷史之印記,零零總總,感悟大美呂梁,感受離石人文,秀美神仙山彰顯了呂梁山之壯美??v觀離石地質(zhì)構(gòu)造,以呂梁——太行斷塊為主體,只西北部(馬頭山以西)屬鄂爾多斯斷塊東緣,其間褶皺和斷裂較為發(fā)育。區(qū)內(nèi)缺失奧陶系上統(tǒng)、志留系、泥盆系及株羅系、白堊系地層,但太古界(界同口群、呂梁山群)、元古界(野雞山群),古生界(寒武系、奧陶系下統(tǒng)和中統(tǒng)、石炭系、二迭系)、新生界(第三、四系)等,在地層均有出露,且發(fā)育較為齊全。離石地處呂梁山腹地,地勢東部高而寬,西部低而窄,境內(nèi)山多川少。北川河由北而南,東川河由東而西流經(jīng)全區(qū),兩河在城西南合流至交口街道辦匯入南川河最后注入黃河。骨脊山海拔2535米,為東北最高點;三川河河谷海拔889米,為最底點。東部是高寒山地占全區(qū)總面積的20%,城東北為連綿不斷的梁峁土石山區(qū)占全區(qū)總面積的30%,城西馬頭山、王老婆山俯伏南北,為黃土丘陵溝壑區(qū)占全區(qū)總面積的50%。土石山區(qū)和黃土丘陵區(qū)相加占全區(qū)總面積的80%,氣候溫和,干旱少雨。中部是以北川和東川為主的河谷地帶,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人口集中,為全區(qū)重要的糧食蔬菜基地。東南部至東北部邊沿,呂梁山縱貫?zāi)媳保瑸橹琳?,主要為?a href='/jingdian/45057' target=_blank>關(guān)帝山穹狀隆起”,北起骨脊山,南至薛公嶺,接中陽縣的獨風(fēng)坡山,長約80公里,皆為呂梁山之支脈或余脈。尖山支脈為小神頭、信義南部諸山,東西走向,東起宋喉峁,向西延伸至王營莊,長約30公里,隔北海溝與南部的北海山相對。其東部為森林植被,西部為疏林密灌等。北海山支脈,東西偏北走向,位于陳家塔、王治莊溝(吳城斷層)以西,向西南延伸至油房坪北嶺,隔北海溝與尖山支脈相對,長約15公里,有森林密灌及灌木草叢植被。起云山支脈,為大東川以南諸山,東西走向。東起薛公嶺,向西南延伸至王營莊洞溝西南汝天山,南與中陽為界,長約35公里。多為疏密灌或灌草叢植被。北部城北街道境北,有玉林山、雙山山脈,為南北走向,向北伸至方山縣。西北部有馬頭山脈,為南北偏西走向,向北延伸至方山縣,向南延伸至棗林境內(nèi)的神仙山。西部與 柳林縣交界處有王老婆山、烏同嚴山,皆為南北偏東走向。

關(guān)于神仙山是否曾有神仙居住,目前尚無歷史考究。但這里卻流傳著一個凄美的傳說故事。據(jù)有關(guān)資料記述:相傳,離石安國寺山下的梁家會村有個楊令公,家財萬貫,良田千頃。可是,人到中年卻無子嗣,雖周游周邊寺廟,祈子求福,難圓其夢。某夜,楊令公意外地做了一美夢。他在夢中見到一個白胡子老者,對他言道:“吾可送爾一子,汝可予我一寺?”言畢,老者飄然而去。翌日,楊令公將昨晚之夢講予眾人,眾人聽罷皆曰:“這是神仙點化??!”時過不久,楊妻果然身懷六甲,足月生下一個男孩。為兌現(xiàn)夢言,楊令公四處尋覓,但始未找到合適的建寺之所。等到兒子長大后,楊公子赴京參加科考,結(jié)果因病卻耽誤了科考日期。出乎意料的是,楊公子時來運轉(zhuǎn),擔(dān)任了欽差大臣,奉旨到離石筆架山負責(zé)建造寺廟。在修建寺廟期間,曾有恩于一女子,名叫張牡丹,她傾慕楊公子品行,心生愛意,托人前往楊令公府提親。不久就與奉旨建造寺廟的欽差楊公子成了親。因筆架山山高水遠,故施工進度十分緩慢,曾有人以辦事不力稟報皇上,并被革職查辦。且責(zé)令其家人代其贖罪。楊令公驚恐過度,一命歸西。張牡丹帶著身孕走上筆架山,四出尋找水源。一日,她坐在山坡上不知不覺昏沉睡去。夢中她見到一個老婦人,手端半碗水走近,不知何故,老婦人手中的水碗跌落山下,硬說是張牡丹碰落的,于是就讓她去山下去撿碗。其實,張牡丹并未碰碗,但見老者白發(fā)蒼蒼,心生憐意,于是就順著山坡下去撿碗。忽然之間,張牡丹發(fā)現(xiàn)山下有山洞,駐足耳聞洞內(nèi)有流水之聲,因大喜過望,就顧不的再去找碗,急怱怱地向上爬,那知腳下一滑,從夢中驚醒。隨即,打發(fā)人下山查看,果然發(fā)現(xiàn)有一山洞,洞中有水。張牡丹幡然醒悟,此乃是神仙保佑也!后來寺廟工程順利推進,張牡丹甚是欣慰??粗怪刑喝諠u長大,由于工期在即,無法天天爬山去督工,張牡丹只好住在山上。不日,一座三清殿就聳立于筆架山巔。六月初三,一大早,正在山上督工的張牡丹突感腹痛臨盆,眾人只能速送牡丹下山。遺憾的是,孩子生下了,因大量出血,張牡丹卻撒手人寰。日后,皇上夢見白須老者飄然而至,喜稱筆架山香火旺盛,香客不斷,聽聞張牡丹之事后,皇上隨給楊公子重新封官,并賜千金。楊公子感慨萬千,常坐牡丹墳前以淚洗面。據(jù)說,后來楊公子辭去官職,終日游走于筆架山。從此傳說來看,初步可判斷,神仙山原名筆架山,正因有神仙點化傳說故事,才被后人口口相傳,筆架山隨更名神仙山。這或許就是人們只知神仙山而不知筆架山的緣故吧!

神仙山是一座融自然人文景觀于一體,也是集雄險奇秀于一身的一座名山。行走神仙山,懷著美好心境,以清凈心看離石,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障礙。對“萬物皆空無,一切唯心造”之說,我有了更多更深的解讀。人生心若清凈,風(fēng)奈我何,不染塵埃,清風(fēng)自來。曾記得,有位朋友說過:天下無名山則已,有則必當(dāng)游之。近日,拜讀尚煥煥作家所著《山那邊》一書,開篇行文道:“小時候,我常站在村口癡想:山那邊是什么呢?從小這就成了我的向住和困惑。但是我堅信,只要不停地翻越過那無數(shù)座山,百折不撓地堅定奮斗,一定會看到山那邊的秘密?!逼鋵?,山之輪廓一直延伸到遠方,你若想看到山的盡頭和山那邊的神秘,必須爬過一座又一座高山,但始終看不到山那邊的神秘,看到的只是無窮無盡的山綿延不斷。人生就像登山一樣,起點就是我來到這個世間的那一瞬,終點就是我停止呼吸的那一刻,每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起點和終點。山的終點,其實也是山的起點。驀然回首,看看所走過的山路,每一步都向著山的頂點邁進,不同的是,有的人滿足于現(xiàn)狀,有的人會不斷攀登,有的人只半途而廢,有的人常接續(xù)賞景?!叭松q如登山,登山猶如品味人生。”當(dāng)我站在神仙山巔,環(huán)顧四周,遠眺呂梁市區(qū)那一派繁華熱鬧、欣欣向榮的景象,近觀溝壑縱橫、層巒疊嶂的山梁,郁郁蔥蔥、層層疊疊的樹木,眼前呈現(xiàn)出一幅大美的呂梁山水畫卷,令人陶醉不已。汪國真說:“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我愛登山。”正所謂高山仰止,面對高山,我總會油然而生一種崇敬之情,神仙山之挺拔,山之巍峨,當(dāng)我用一種仰視目光去審視它、解讀它,它賦予我的是一種可靠之心、敬畏之情。由是,我從中也領(lǐng)悟了或多或少人生道理:做人就做像山一樣沉穩(wěn)的人。山的品質(zhì)是默默無言、深厚沉穩(wěn),讓我不得不去依靠它、接受它、相信它,山有無法逾越的高度,山有無法撼動的重量;同時讓我明白,何為蓄勢待發(fā)?啥叫厚德載物?要學(xué)會收起一顆浮夸之心,為人生出色而默默地不住耕耘,因為幸福是奮斗出來的!不氣餒,不抱怨,一點一滴,像大山一樣用千百萬年的時間,從沙土變成讓人仰止的高度;更讓我懂得如何去追捧、去學(xué)習(xí),把山作為一生目標(biāo)、一種勉勵,努力去做新時代堅韌不拔的奮斗者,改革創(chuàng)新的領(lǐng)跑者,干事創(chuàng)業(yè)仿若擔(dān)當(dāng)者,不虛此生,勇往直前!

文末,附詩二首:

《登神仙山感懷》(七絕)

作者 陳跡

步行低處有清泉,登頂高山現(xiàn)萬源。

靜坐常覺天太小,起身方曉地還寬。

《登神仙山》

作者 衛(wèi)文英

青神仙山,胸懷天地間。

風(fēng)吹氣候暖,綠綴黃土塬。

溝壑寫滄桑,屋廟納清閑。

除卻煩惱事,身輕心陶然。

【本文參考資料】《離石縣志》《永寧州志》《呂梁市鄉(xiāng)鎮(zhèn)志》(上卷-離石區(qū)卷)《人文離石》《呂梁地區(qū)志》以及散見于網(wǎng)絡(luò)中有關(guān)神仙山的一些圖文資料等。

作者:謝德輝

即可關(guān)注

呂梁市新聞辦官方微信“呂梁發(fā)布”

Hash:170caad426601625b69cb0349b9281e3948949da

聲明:此文由 山西生活寶典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