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名寺優(yōu)秀旅游城市,“中國煤都”山西大同
大同,山西省省轄市,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首批13個較大的市之一、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全國性交通樞紐城市、中國雕塑之都、中國十佳運動休閑城市。大同是中國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國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神府、準格爾新興能源區(qū)與京津唐發(fā)達工業(yè)區(qū)的中點。素有“鳳凰城”和“中國煤都”之稱。
大同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晉冀蒙三省區(qū)交界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實為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nèi)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大同古稱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nèi)古跡眾多,著名的文物古跡包括云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恒山懸空寺、九龍壁等。
在大同地區(qū)發(fā)現(xiàn)和發(fā)掘,位于陽高縣古城鎮(zhèn)許家窯村南發(fā)現(xiàn)人類化石。許家窯人是北京人的后裔,約在10萬年前西徙時,遇大同湖阻隔,在此定居。與此同時,在大同城西青磁窯、小站、左云賈家窯、廣靈洗馬莊等地先后發(fā)現(xiàn)多處舊石器遺址,計數(shù)千件打制石器制品。與此共生的哺乳動物化石。
在武州川、御河、桑干河兩岸,大同高山鎮(zhèn)、云岡南梁、鎮(zhèn)川西村、鎮(zhèn)川南梁、孤山、尚龍門、劉安窯、大同縣吉家莊、左云縣舊高山、天鎮(zhèn)縣樓子疃、廣靈縣惠? ??、大同縣佛堂寺、渾源李峪等地都發(fā)現(xiàn)典型的新石器時代細石器和陶片,其中有打制精巧的石錐、石簇、石錛、石斧、石杵等。陶器有灰陶、紅陶和彩陶,紋飾、器形、口形多種,專家認定,遠在10萬年前,已在人類在此勞動繁衍生息。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北以外長城為界,與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烏蘭察布市的興和縣、豐鎮(zhèn)市、涼城縣毗鄰,西、南與本省朔州市的右玉縣、懷仁縣、應縣及忻州市的繁峙縣相連,東與河北省張家口市的懷安縣、陽原縣、蔚縣及保定市的淶源縣、阜平縣接,公路里程距北京約330公里、太原約290公里、呼和浩特約300公里;為首都之屏障、全晉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nèi)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大同處于華北地臺的山西臺背斜與陰山隆起的交接部位。北為北口隆地,西南為大同──靜樂凹陷,東南為桑干河新斷陷。該區(qū)域在多期的地殼構造變動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構造形跡,尤其以燕山運動和喜馬拉雅山運動的影響最為明顯,新構造運動相當發(fā)育、地震活動也較為頻繁。東部為著名的世界地質奇觀大同火山群,與云南騰沖構成南北兩大火山群。
大同地處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受季風影響,四季鮮明。春季氣溫回升很快,平均氣溫6.5~9.1℃,總是乍暖還寒,多大風,降雨較少,平均降水量僅為56.1mm。夏季氣候溫和,平均氣溫在19~21.8℃之間,雨水集中,平均降水量為246.9mm。秋季來臨后氣溫逐漸下降,平均氣溫在5.8~8.4℃之間,平均降水量為72.96mm。冬季較春夏秋三季漫長,長達四個多月,日短天寒。平均氣溫在-12.8~-6.3℃之間,最冷月為1月份,平均氣溫是-11.3℃。
大同境內(nèi)主要河流有御河、十里河、口泉河、淤泥河。雨季河水暴漲,平時水量極少,但仍然給北 京供水,較大水庫有冊田水庫、趙家窯水庫、石家寨水庫(文瀛湖)。城區(qū)和礦區(qū)水源相對充足,山區(qū)部分鄉(xiāng)村飲水困難。大同市的水資源總量為1.42億平方米,人均水資源量僅為111立方米,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9%左右,水資源十分貧乏。用水狀況為:工業(yè)與生活用水占80%,農(nóng)業(yè)用水占20%。
大同市境內(nèi)含煤面積632平方公里,累計探明儲量376億噸。大同市坐落在大同煤田的東北部,其煤炭資源屬于地質概念的“大同煤田”的一部分。大同市含煤地層為侏羅紀大同組,石炭系太原組、山西組。侏羅紀大同組含煤面積全市達540平方公里,保有儲量58.7億噸,累計探明儲量65.5億噸,現(xiàn)代大規(guī)模開采的主要是這一部分。石炭系煤累計探明儲量為117億噸。該煤種灰分較高,質量遠不如侏羅紀系煤,屬氣煤類。
大同市博物館是一座地志性綜合博物館,隸屬于大同市文物局,位于大同市御東太和路,現(xiàn)有館藏文物七萬余件,為國家二級博物館。藏品以彰顯北方少數(shù)民族文化、邊陲重鎮(zhèn)軍旅文化、宗教文化特征而著稱,特別是北魏、遼、金三代的精品文物,在國內(nèi)獨領風騷,享有盛譽。 博物館占地面積51556平方米,建筑面積32821平方米,建筑設計通過對異型建筑空間的升騰動態(tài)進行典型刻畫,將大同的歷史文化融入其中。
得勝堡建于明初,是外長城的重要隘口,京包鐵路與長城在此交匯,晉蒙兩省在此分界。得勝堡以北1公里即是得勝口,是連接口里口外的重要關口。由得勝堡、鎮(zhèn)羌堡、四城堡、得勝月城組成了一個具有邊墻關隘、守關城堡、屯兵鎮(zhèn)城及邊塞馬市的連環(huán)堡群。四堡之間相距很近,皆為夯土城堡。得勝堡現(xiàn)存遺物多為土夯,古樸厚重。登上門樓,放眼望去,四邊堡墻輪廓完整,墻體規(guī)整。墻外田野遼闊,墻內(nèi)房舍成片。
大同雕塑博物館,堪稱中國首家專業(yè)主題博物館的中國雕塑博物館,位于大同市北城墻甕城內(nèi)。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展覽面積2.6萬平方米,展線長達2100米。首批展出作品達519件,包括雕塑名家作品及一年一度的"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畢業(yè)生作品展"的精品作品。館名由錢紹武題寫。師道-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師生聯(lián)袂展由大同市人民政府、中國國家畫院共同主辦,大同市文物局承辦。展覽共展出了58位藝術家109組158件作品。
恒山位于大同市渾源縣城南處,是“五岳”之中的北岳。恒山景區(qū)包括天峰嶺景區(qū)、翠屏峰景區(qū)、千佛嶺景區(qū)等。恒山不僅風光優(yōu)美,也是重要的道教發(fā)祥地,山上有許多道教廟觀,相傳“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就是在恒山修行得道的。游玩恒山一般先去游玩翠屏峰下懸在半山腰的千年古寺懸空寺,然后前往天峰嶺游覽道教建筑群,登天峰嶺之巔望遠。恒山游覽線路大致為:大字灣-虎風口-舍身崖-飛石窟-恒宗殿-天峰嶺山頂。
懸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恒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建成于1400年前北魏后期,是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懸空寺原來叫"玄空閣","玄"取自于中國傳統(tǒng)宗教道教教理,"空"則來源于佛教的教理,后來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之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
九龍壁原是明初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在現(xiàn)存最享盛名的三座九龍壁中,是建筑年代最早、尺度最大、而又最富藝術魅力的一座。此壁的建筑結構全部使用黃、綠、藍、紫、黑、白等色琉璃構件拼砌而成。壁體由三部分組成:底部為須彌座,中部為壁身,上部為壁頂。東西兩端分別是旭日東升和明月當空的圖案,并襯有江崖海水,流云紋飾。須彌座的束腰鑲有兩層琉璃獸:第一層是麒麟、獅、虎、鹿、飛馬等,第二層是小型行龍。
云岡石窟位于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的時代。和后期開鑿的洛陽龍門石窟不同的是,云岡石窟不僅有中國傳統(tǒng)藝術風格,也融合了古印度、西域和中原各民族的藝術特征。云岡石窟景區(qū)分為景觀區(qū)和石窟群,其中,石窟群無疑是最大的看點。整個石窟群自東而西依自然山勢分為東、中、西三區(qū),目前對外開放的洞窟大約40個。
最有代表性的是第20窟(白佛爺洞)高13.75米露天釋迦坐像,這尊塑像胸部以上保存得依然完整:面部半圓,深目高鼻,眼大唇薄,保留著典型的西域少數(shù)民族、印度人的面部特征。而龍門石窟中的大佛,則已經(jīng)接近南朝士大夫的相貌了。云岡這尊釋迦坐像的衣飾線條也不似龍門石窟那樣柔和,而是透著北魏早期藝術的干練。
大同純陽宮景區(qū)位于大同鼓樓西街,因供奉純陽呂祖而得名,創(chuàng)建于金末元初,明代洪武四年重修,是我市現(xiàn)存的唯一一座道教全真派寺觀,在大同和晉北地區(qū)影響較大,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純陽宮坐北朝南,完全按照全真教的儀軌所造,平面布局為三進院落,主要建筑有山門、靈官殿、祖師殿、獻殿和三清殿,兩側依次有鐘鼓樓、三官殿、奶奶廟、配殿和東西耳樓,內(nèi)有精美塑像和壁畫。
因距古長城關隘平型關約5公里而得名,遺址處于一天然溝壑,兩邊高山陡崖如削,高達數(shù)十米,地勢十分險要。公路蜿蜒盤繞其間。1937年9月25日拂曉,日本侵略軍坂垣師團21旅團輜重大隊進入這段峽谷古道,預先埋伏在崖頂?shù)陌寺奋?15師發(fā)起進攻,激戰(zhàn)一日,大獲全勝。殲敵1000余人,毀壞、繳獲敵汽車100余輛,大車200余輛,九二式火炮1門,輕重機槍20挺,步槍1000余支,戰(zhàn)馬50余匹及其他軍需物資。
平型關戰(zhàn)役震驚中外,打破了所謂"日本皇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戰(zhàn)勝利的信心,喚起了世界進步力量對中國人民的聲援與支持。平型關戰(zhàn)役是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以來中國國共兩軍第一次聯(lián)手阻擊進犯日軍并取得勝利的知名戰(zhàn)役。如今,京原鐵路、公路順溝通過,昔日的戰(zhàn)場已成為今天的交通要道。
關帝廟是大同唯一的一處元代建筑。主要建筑沿中軸線排列有致,漸次有山門、過殿、東西廊房、主殿。原先在正門之上掛有萬字邊大牌匾一塊,上書:“大義參天”。門前樹有雄偉壯觀的木構牌坊。牌坊前又分別豎立著高聳入云的旗桿一對及兩尊威武兇猛的鐵獅子。山門對面曾筑有鐫刻精美的拱形元代戲臺一座,畫棟雕梁,寬闊高大,頗為壯觀。今存關帝廟主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上覆琉璃瓦。
圓覺寺塔,是大同地區(qū)現(xiàn)存唯一的一座密檐塔。明朝成化年間(公元 1465 - 1487 年)重加修繕。八百多年來,它一直風雨不動地屹立在恒山北麓渾源縣縣城內(nèi)的圓覺寺之中。全稱為圓覺寺釋迦舍利磚塔,俗稱小寺塔,位于縣城北隅,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塔高九層,密檐飛拱,通體磚砌,呈八角形,全仿木結構建筑。整個圓覺寺塔分為基座、塔身、塔頂三部分。塔座高約4米,也是效仿木結構建筑的。
位于陽高縣長城鄉(xiāng),是昔日陽高八景之一的“西巖積雪”。這里古稱紇真山、紇干山、采藥山等。采涼山素以山峰峭拔,高寒異常,冬夏積雪而著稱。“采涼積雪”為大同八景之一,有“馬嘶踏遍銀山頂,鳥倦驚飛玉樹枝”的詠嘆。山上棲息著灰雀、石雞、隼等鳥類,并時??梢钥吹?a href='/songshu/' target=_blank>松鼠、野兔等小動物。著名景點有紅石崖。紅石崖下有一座道觀,名太玄觀。
這段古長城位于大同城東20公里的采涼山下,最早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修建。到宋朝曾進行大修,用來抵御北邊遼金的入侵,是北方遺留不多的山西古長城之一。大同在春秋時為北狄所居,戰(zhàn)國時期初為代國,后并入趙地。這里“三面臨邊,最號要害。東連上谷,南達并恒,西界黃河,北控沙漠。歷史上這里發(fā)生過大大小小戰(zhàn)事不下千次,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zhèn)”之稱。站在采涼山上可見一座座古堡矗立在大地上,頗有些蒼涼之感。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了土林詭異迷離的地貌,當你走進這里,一時很難明白自己是登陸火星上還身陷魔域仙界。這就是大同土林,當?shù)厝私小笆鍦稀?,是目前華北地區(qū)唯一已知的土林景點。放眼望去,土林的奇特令人眼花繚亂,似古堡而非古堡,似雕塑又不是雕塑。有的犬牙交錯壁立千仞,那一定是天界地緣;有的連綿不斷,如遠古長城再現(xiàn);有的獨居單處,好似隱士休閑;有的三五成群,有如古堡森嚴。
大同火山群是我國第四紀火山群之一,大約在6萬年前就停止了噴發(fā),目前已知的有30多座,主要分布于大同盆地東部,按所在方位分別劃分為東、西、南、北四個區(qū)域,其中位于今大同縣城東北部的西區(qū)火山則是火山錐景觀最為密集也最為壯觀的一個部分。它們的海拔高度大多在1100米至1400余米之間,大概是由于有平坦寬廣的河谷地貌的襯托,這些火山錐一個個猶如地底幽靈突兀而起,大多 顯出一種威武與神秘。
“萬人坑”是在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領大同煤礦,野蠻推行“以人換煤”的血腥政策后,成為被殘害礦工死后堆放尸體的坑道的。日本侵略者占領大同煤礦8年中,掠煤達1400多萬噸,6萬多名礦工被摧殘致死。僅在大同煤礦礦區(qū)就有多達20處的“萬人坑”,如今僅存2處。這是日軍殘害中國礦工的鐵證,也是日本侵華罪行的鐵證。萬人坑分上、下兩洞。上洞寬五米多,深四十多米,系一自然山洞。
大同其他景點有,華嚴寺,善化寺,晉華宮國家礦山公園,清真大寺,法華寺,萬佛洞,龍山,靈巖寺,永安寺,魯班窯石窟,曇曜五窟,平城遺址,白登山,曇曜廣場,真武廟,云林寺,湯頭溫泉,水神堂,九龍溫泉度假村,恒山九天宮,七峰山,萬龍白登山滑雪場,臥龍山國際滑雪場,八臺子村古長城,法華塔,天竺廟五龍壁,烏龍峽生態(tài)旅游度假區(qū),古城堡墓群,許家窯人遺址,慈云寺,方山陵墓,靈丘古道等。
Hash:06e68c4aa5d68c1dd1dff121de7365b1dd1cb7ff
聲明:此文由 丁班大哥眼中的世界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