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陽兩座山,柏洼山中有“三絕”,上頂山上一奇觀

山西呂梁中陽縣,位于呂梁市南部,縣內(nèi)雖無著名旅游景區(qū)景點,但是柏洼山上頂山這兩座山卻有奇異之處,堪值一游。

柏洼山。位于中陽城東五千米,面積4.5平方千米,海拔1250米。柏洼山峰巒峭拔,松柏疊翠,自然景觀以被稱為柏洼山“三絕”的“怪石、奇樹、圣水”為主;人文景觀

主要是建在半山腰的龍泉觀

柏洼山中的怪石是指石床、石棺、石龜、擎天石柱、七星石、介石山房等。其中介石山房由巨石自然支立呈“介”字狀而得名,曾是明清之際道家思想家、書法家、醫(yī)學(xué)家傅山隱逸之所,道家修煉之地;山中奇樹比比皆是,大大小小的松柏樹,成雙成對,共生共榮。來過此處的植物學(xué)家也嘆為觀止,無法解釋這一奇特現(xiàn)象。有名的龍爪松、鳳尾松、迎客松、望客松、鎮(zhèn)山柏、千歲柏、萬壽槐以及更多的無名古松柏,千姿百態(tài),令人叫絕。龍泉觀戲臺西側(cè)有一株同根雙枝古柏,從巨大的巖石中破石而出,柏根如蚊龍盤地,樹干似蟠龍騰空,巨石上不知何年何人所題“雙柏臺”至今清晰可辨。真武廟院內(nèi)月臺前的“盤龍松”與“棲鳳松”,濃蔭蔽日、高大參天。“盤龍松”從樹根起有一道10厘米寬、2厘米深的自然溝痕,呈螺旋狀一直旋轉(zhuǎn)到頂,成因不明;龍泉觀昭濟圣母殿前有“八角琉璃井”,其泉水甘冽清醇,終年潺潺長流,旱不減,澇不增,被喻為玉液瓊漿,民間尊為“圣水”,相傳可醫(yī)治百病、延年益壽。

龍泉觀分為昭濟圣母廟和真武廟兩部分,初建年代無據(jù)可考,觀內(nèi)古碑記載,重建于金大定十年(1171),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共有殿堂樓閣60余間,占地面積達(dá)3000余平方米。其中昭濟圣母廟建筑群沿中軸線自南而北依次為傅山紀(jì)念室、戲臺、寢宮、昭濟圣母廟、扶桑大帝廟,軸線東有土地廟,西有老君廟、三官廟,山神廟、傅山真跡碑亭等。真武廟在昭濟圣母廟東南200米,為民居四合院形式,殿內(nèi)有真武大帝青龍、白虎5尊高大泥塑彩像,堪稱民間泥塑精品。傅山真跡碑亭內(nèi)碑刻系傅山訪王捂題字真跡。王捂何許人,傅山因何訪王捂?得由下面這? ??傳說來了解。

相傳明末清初,有一個在太原做生意的中陽人,感覺身體不適,便去傅山開的醫(yī)館看病。傅山把脈診斷后,告知其已病入膏肓,要想治愈,得取“百人腦脂”為藥引。此人誤將腦脂聽為腦子,暗想,縱然有家財萬貫,也不可能殺人取腦啊。于是放棄治療,一家老小回到中陽老家。中陽城內(nèi)南街王捂為一方名士,通學(xué)懂醫(yī)。家人便去王捂處求醫(yī),王捂自然問到就醫(yī)經(jīng)歷,家人就把找傅山看病的經(jīng)過如實道來。最后還說:什么一代名醫(yī),竟然讓取“百人腦子”作引!王捂聽后哈哈大笑,連稱錯怪傅先生了。于是讓病人家屬制了一百頂瓜殼帽,趕在三月十七柏洼山廟會時,換取趕會人戴的滿是油漬的舊帽子,不多會兒工夫,一百頂瓜殼帽收集齊全。拿回家放鍋里一煮,那“百人腦脂”就得到了。此人痊愈后,返回太原重操舊業(yè),專程去感謝傅山。傅山得知后慕名到中陽拜訪王晤。原來傅山雖出此方,卻不知怎樣快速收集“百人腦脂”。

上頂山。位于中陽縣寧鄉(xiāng)鎮(zhèn)橋則村,距縣城25千米,海拔2100.7米。上頂山群山環(huán)抱,森林茂密,山頂為天然高山草甸,綿延20余千米,其間有一條怪石帶將草甸分開。怪石帶中怪石林立,有歇馬崖、龜馱獅虎石、四龜鎮(zhèn)山、童子望景石、天狗逐日石、河蚌石、元寶石、雙刀石等以及諸多的無名怪石,給人們留有豐富的想象空間。山中曾有可汗廟、姑姑寺、姑姑塔、竹林寺、娘娘廟以及黃云洞、解憂洞等景觀。

上頂山亦稱“可寒堆”,山頂呈圓錐狀,直徑約2千米,錐體外實中空,頂端有一深不見底的豎洞,稱作放風(fēng)洞,洞口風(fēng)聲震耳,風(fēng)小時天晴氣朗,風(fēng)大時大雨滂沱,實為一奇觀。

中陽縣旅游景區(qū)景點還有車鳴峪黃土源、龍泉湖、仙明洞等。

Hash:2b9f056177d9788ca3d5f49b3842d1dfcc40c3e8

聲明:此文由 遲游仙境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